开栏语:岁末之际,当有盘点和展望。
2008年,山东提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战略。全省上下,经济文化强省建设风生水起。今天本报推出“经济文化强省看旅游·县域篇”,采访在发展文化和旅游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县(市、区),总结今日,启迪未来。
孔子,几乎无人不知;曲阜,似乎无人不晓。
作为儒家文化的鲜活载体,曲阜承载了中国乃至世界太多的目光和考量,而其对文化旅游的开掘,具有相当的标杆意义。
曲阜,这座典型的文化旅游城,在新时期,当有何为?
旅游不仅需要好的硬件,更需好的软环境,在空间布局上,曲阜正形成大文化旅游格局。
记者:“ 有点乱”一度是曲阜旅游环境的弊病。而近期,国家旅游局和山东省旅游局先后对曲阜进行了两次暗访,游客满意率达到100%。曲阜旅游环境之变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朱庆安:旅游不仅需要好的硬件,更需好的软环境。坦率地说,曲阜旅游软环境曾一度较乱。2007年,我们确定“旅游秩序集中整治年”。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各部门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集中整治年活动领导小组。小组先暗访,摸清旅游之乱背后的根源,然后开展“雷霆行动”,依法抓捕、公开处理了扰乱旅游秩序的违法人员108名;打掉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团伙21个;查扣涉案车辆57辆;查处违法提供高额回扣的景点、饭店、旅行社7 处,共查纠喊客拉客、违规导游、流动叫卖等 600多人次。
随后建立旅游秩序管理长效机制。在纪委成立了旅游秩序督察办公室,细化职责分工,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了责任明晰、奖罚分明的百分制工作考核机制。继续加大暗访密度,在媒体上开辟《曝光台》专栏,对不文明现象进行曝光。服务质量有很大提升。
记者:曲阜旅游硬件变化,同样令不少游客惊叹。
朱庆安: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样要有良好的旅游设施来支撑。我们围绕建设“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经济强市、著名文化旅游胜地、世界儒学研究中心”的发展定位,确立了“文化旅游产业争做山东排头兵、全国创一流”的奋斗目标,在空间布局上,形成明故城片区、新儒学文化区、南部跨沂河片区和东部“高铁”片区,构建曲阜大文化旅游格局。
旅游交通不断完善。投资3600万建设了全长 8.2公里的日东高速尼山连接线工程,使从曲阜城区到尼山景区时间缩短为20分钟。投资7600万元建设了位于中华文化标志城中轴线上的跨沂河大成桥项目,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曲阜机场将于本月 28日实现首航。另外投资4000万元的曲阜汽车新站正加紧建设。
旅游配套设施正快速提升。曲阜孔子文化会展中心一期9 月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 1.2亿元的曲阜游客服务(集散)中心进展顺利。全国首家文化旅游商品进出口基地曲阜孔子商贸城,规划建设有古玩城、购物街、民俗风情街、美食娱乐一条街等,将进一步拉长旅游链条。
接待设施在快速扩容。香港嘉里集团独资建设经营的香格里拉酒店、上海开天建设集团投资建设的曲阜开天大酒店、鲁能集团投资扩建的孔府西苑(二期)三座五星级酒店项目进展顺利。如家、名雅等一批经济型连锁酒店也将相继入驻曲阜。同时,我们还投资1亿元重新修复了长达5339米的明故城墙,在明故城墙内建设了 8个博物馆和1个古玩城。城内仿古商业街五马祠街将改造成集旅游餐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商业街区。与欧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西班牙合作的明故城古泮池片区恢复建设试点项目,总投资300万欧元,已顺利启动。
文物保护得越好,越有利于旅游开发;而相反,旅游发展得越快,越能筹集更多资金用于文物的保护。 记者: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如何处理。曲阜如何处理商业化气息与儒家传统文化气息协调发展,如何在传统文化继承与新市场需求之间寻找平衡?
朱庆安:文物保护得越好,越有利于旅游开发;相反,旅游发展得越快,越能筹集更多资金用于文物的保护。两者可以实现有机结合。
曲阜作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市”,我们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永续发展”。使文物这一珍贵资源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其独特作用,并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同时,充分借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原则,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最大发挥文物的社会价值。积极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目前,翼道动漫等一批企业应运而生,在寻求文化展示与传播载体,通过高科技、文化演艺、创意文化产品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实现市场需求与文化传承和谐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干,作为旅游城市的商业化,必须紧紧把握和解决好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才能做到协调发展。如明故城是曲阜文化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商业聚集区。它既是旅游者朝觐先师哲人,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圣地,也是曲阜人为游客服务、从业的重要载体。在规划管理上,历史商业街区的牌匾、门面都保持了传统的明清风格,经营门类上,则以具有曲阜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为主,实现了提升城市品位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
文化旅游发展,离不开工业化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离不开文化旅游引领
记者:工业发展与文化旅游发展之间,也存在一定矛盾。两者关系如何处理,是不少县市区的困惑。曲阜提出“新型工业强市”战略。您如何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待旅游与工业的关系?
朱庆安:文化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离不开文化旅游引领。
俗话说,有钱才能办大事。我们的文化旅游发展还处于初期,正需要投入,怎么办?我认为,工业化道路不可逾越。但曲阜工业发展要有新路子。保持曲阜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引进的工业项目中,“冒烟的、流污的、飘尘的”一律与我们绝缘。新型工业化,是我市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
同时,文化旅游是聚集优质企业的“ 邀请函”。曲阜文化旅游发展,对工业招商引资显示出强大的磁场效应,也坚定了我们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的决心。通过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要素,发挥其综合效用,进而带动新型工业、物流、通信、金融、房地产等三产行业的发展。
充分利用好奥运开幕式“孔子品牌”的巨大宣传效应
记者:“孔子品牌”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张名片,奥运后曲阜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擦亮该品牌?
朱庆安:曲阜市一直在全力塑造“ 孔子故里、东方圣城”这一文化旅游品牌,奥运后我们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旅游节庆活动是解读经典、活化景区的重要手段。今年我们从多角度入手策划推出一系列旅游产品和活动。与中华书局联合推出新文化品牌——孔子学堂,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教授举办专题演讲。策划推出了春季祭孔,成为我市启动全年旅游市场的重要品牌,协助香港永安旅行社推广祭孔游,与康辉旅游集团举行了“齐鲁文化年启动式”,成功举办春季旅游推介会和第三届曲阜孔子修学旅游节,并通过与日本、韩国的联系,做优做精“中日韩青少年孔子文化之旅”。举办了首届孔子与旅游论坛,邀请一流专家纵论文化旅游,为曲阜旅游国际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年后的曲阜将成为国内首选的文化旅游胜地。让我们共同建设这个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记者:今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您对曲阜文化旅游发展有何感言?十年后的曲阜,在您心中应该是一个怎样的模样?
朱庆安:改革开放 30年是曲阜旅游产业辉煌发展的 30年。旅游接待由1984年的不足100万人次,发展到今年有望达到725万人次,增长了7倍多;旅游社会收入由1984年的 1500万元,发展到今年的 27亿元,增长了180多倍。目前曲阜从事文化旅游服务业的人员达3万多人,占城区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还多。
曲阜旅游发展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们也面临着旅游产品换代升级、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旅游产业链拉长等众多问题,可以说“ 充满挑战”。我们距离“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当前,全省上下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曲阜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认为曲阜旅游业在“十一五”末会实现新的巨大的跨越。放眼未来,我坚信,通过努力,十年后的曲阜将成为国内首选的文化旅游圣地,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让我们恪尽职守、奋勇拼搏、求真务实、创新工作,为实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目标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