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东宏集团50亿合作顺利达成,4家世界500强企业成功入驻,蓼河十里景观带成为文化旅游又一新亮点,城乡大绿化带来满城绿意……盛夏的孔子故里曲阜,处处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发展景象。
今年,曲阜实施130项“2711”工程,经济社会呈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1亿元,增长11.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6亿元,增长23.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1亿元,增长21.3%。
“工业立市”战略强势裂变
在曲阜圣地嘉禾生物项目现场,技术人员正紧张进行植物甾醇车间设备的安装调试。据公司总经理朱雷介绍,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成为年销售收入50亿元规模的产业化生产、技术研发基地。从原来项目建设盲目、跟风到崇尚高端项目、高新项目,折射出曲阜在发展中的自我审视和思维的“嬗变”,翻开“2711”项目表,高、新项目成为最抢眼的“明星”。
在区域竞争持续加剧的背景下,曲阜围绕“工业立市”战略,确立了“市级抓园区、镇街抓主体功能区、面上抓全民创业”三大经济布局。出台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两大主导产业发展扶持意见,加快实施“千亿攻坚”行动和“百亿企业”培育工程,推进企业合资合作、科技创新和上市融资步伐。实施开发区“扩区升级”工程,完善了台湾工业园、曲阜高新区和曲阜高铁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大招商”格局,引进美国ITW、德国大陆、联想控股、中联水泥等4家世界500强企业。上半年全市实施技改项目128项,新增科技型小微企业40家,8家企业实现对外合资合作;签约项目75个,其中过亿元项目50个。
镇域经济实现了由“两极分化”到“齐头并进”的华丽转身,也直接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自实施镇街主体功能区建设以来,曲阜全面推行个性化考核,配套扩权强镇和财政平衡政策,镇街经济呈现出各具特色、产业聚集的良好发展态势。2012年12个镇街地方财政收入均突破千万元大关,上半年累计引进主导产业项目73个,4个镇街进入济宁市民营经济工作前五名。
“文化强市”建设重点突破
近来,一组来自曲阜文化产业的镜头格外亮眼夺目,为文化建设的新进展、新成就添上生动注脚:
投资百亿的鲁国故城国家遗址公园、投资36亿的孔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尼山圣境被列入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万豪卡通动漫文化基地、3D电影城建成使用,填补了曲阜动漫产业和高科技电影的空白;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吃亏是福孔子学苑项目为打造“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在省创建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和济宁文化建设“突破曲阜”的发展契机下,曲阜按照“一轴、一线、双城、四山”的文化经济发展空间和战略格局,启动了18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核心区规划建设,成功引进浙江绿城、保利集团、港中旅等一批知名企业集团,完工、在建、签约、在谈文化项目达50个。
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制定尼山、石门山、九仙山、九龙山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不断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推进文化与旅游、教育、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已形成孔子文化旅游业、复仿制品业、孔府美食、节庆会展、教育培训等知名业态,这些具有浓郁孔子文化元素的商品销售收入已占整个旅游产业收入的35%以上。
“全域城镇化”统筹推进
坚持“城乡一体”和“产城融合”的理念,曲阜制定了“水连城、水绕城、水融城”的水城规划,设计十大儒家文化主题公园,开展了“高铁新区大开发大建设年”“城乡建设管理年”“生态水城突破年”和小城镇“五个一”工程建设活动,加快推进80项城镇建设工程,年底将实现“六河贯通”、“十景连片”。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目前11个重点片区在有序开展,农村社区启动村民安置房建设13527户。
在乡村文明行动中,曲阜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和工作机制,扎实展开基础设施“村村通”、环境整治“村村洁”、生态建设“村村绿”、改善条件“村村亮”、维护稳定“村村安”、发展经济“村村富”等十大工程建设,城乡一体发展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