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济宁市微山县坐拥大美微山湖,生态优势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无可比拟,而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东线重要的输水通道和中继水源地,微山县又担当着“保一泓清水北上”的特殊责任,必须坚持生态优先,探索绿色发展。近年来,济宁市微山县围绕建设“经济强县旅游名县滨湖新城”,坚持生态保护与发展并重,走出了一条独具湖区特色的绿色崛起之路; 描绘出了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升级版”的美丽生态篇。
打好“环保牌”
湿地起绿浪,湖上飘荷香。如今的微山湖安宁祥和,到处是莲叶接天、荷花映日、碧波荡漾、白鹭翔集的美丽湿地景色。
这美丽来之不易。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微山县关停了19家污染严重的工厂,每年拒批项目资金上亿元,经历了经济利益损失的阵痛; 微山县湖区的18万渔民亲手拔掉了自家网围“退渔还湖”,承受了巨大的牺牲。“咱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耽误了国家大事。”微山县高楼乡永胜北村2组村民刘培雪说,因为土方法养殖鱼蟹对湖水有污染,她与丈夫拆掉了湖面上的200亩网围,丈夫经村里介绍重新创业,去了正在建设中的永胜煤矿打工。而自己则端起了旅游饭,做起了“渔家乐”。刘培雪说,虽然收入不如以前养鱼多,但每次听到游客赞美微山湖风光好,她心里都会很高兴,“这里面也有俺的一份功劳!”
目前,微山县积极推行生态高效渔业发展模式,推进渔业发展的品牌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建设。“微山湖”对虾、湖蟹、乌鳢等高效生态品牌渔业已发展到38万亩,优质大宗鱼类水产品养殖面积发展到11万亩,建设了大鳞副泥鳅、乌鳢和青虾2处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初步形成了优势品牌水产品和优质大宗鱼类水产品两大渔业生产布局。
湿地建设是微山县治理、修复微山湖的又一“大手笔”。投资6亿元建设了总规划面积15万亩的亚洲最大草甸型湖泊湿地公园,2011年12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优美的景色不仅吸引了70多种鸟类前来安家落户,还使绝迹多年的毛刀鱼、小银鱼、鳜鱼等鱼儿也重返家园,白马河还发现了素有“水中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
唱响“旅游曲”
微山的美在生态、原始、自然,微山的个性则是南北交融的渔家风情与厚重深沉的湖区文化。依托生态之美、渔家民俗、运河文化等资源优势,微山县唱响生态旅游歌谣,向五湖四海的游客敞开胸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是这座城市的靓丽名片。夏秋时节,微山湖数十万亩野生荷花竞相盛开,争奇斗艳。烟波浩渺水云间,游客坐着驳船、吃着甜滋滋的莲子行进在荷花荡中,很容易联想到长篇小说和电影《铁道游击队》里的部分情节。今年43岁的上海人朱凤仙在2009年偶然来微山探友时,就与微山湖的荷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以后,每年的7月份就成了他与微山湖的“蜜月期”,“每次看到满湖的荷花都叹为观止,在这里尽情享受世外桃源,很自在”。
除了自然风光让游客大饱眼福,那浓郁的人文氛围也醉人。游运河古镇、赏湖上婚礼、看鱼鹰捕鱼、听渔家端鼓腔、唱渔家号子,一系列体验式项目让游客流连忘返、大呼过瘾。据统计,2012年微山县共接待游客372.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92%、20.14%;今年1至6月,共接待游客约176余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12.8亿元,分别增长12.9%和15.1%。
现如今,微山县正按照“融合济徐、辐射鲁苏、对接京沪、面向全国”的旅游发展定位,进一步将资源优势放大,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旅游景区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把微山岛打造成国际旅游度假岛,把南阳古镇打造成“千里运河第一古镇”,把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亚洲第一湿地”,加快创建微山湖国家5A级景区。
念活“绿色经”
走进山东霞光新型木塑材料建设现场,数十个工人正在用农作物秸秆和废弃的再生塑料加工木塑波浪板。自投产以来,木塑板供不应求,一年要从微山经济开发区销往全国各地5万吨左右,企业今年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8亿元,利税过9000万元。
在微山县,新兴产业强势崛起,像这样科技含量高、效益好又环保的企业比比皆是,形成了新能源、电子、精密机械制造、新型纺织材料、食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集群,润峰集团、中晶新能源、荣商集团、雨润食品等为代表的一批绿色高新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绿色竞争力”不断增强,优势日益显现。
微山县的脚步远未停歇:打造光电新城、新能源汽车城,打造信息技术产业区域高地,打造国内重要的稀土新材料加工基地,打造新型医药产业基地和高端制造业基地,支持润峰集团稳步建成五百亿级企业,形成地方企业航母,催生一批销售收入过10亿元、过20亿元、过50亿元的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