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步入下行区间,中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生存难之际,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8月1日起,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将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专家认为,虽然此次减税规模不算大,但真正减在了“刀刃上”,对于经济和就业的正面影响不容忽视。
也有专家表示,巩固和扩大工业企业利润还要进一步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以提高在复杂竞争形势下的生存能力。
现状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微企业对GDP贡献率超过60%,税收贡献超过50%,并提供了许多城镇就业岗位。然而,当前中小微企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坦言,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
位于珠三角的许多中小微企业对经济冷暖有深刻体会。1月-5月广东省规模以上中小微企业亏损面达23.6%,企业生产后劲有所减弱。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李子彬说,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利润下降,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处在艰难状态。
压力
记者采访了解到,国家近年出台了不少措施,积极鼓励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但政策落实效果不佳,融资难和高税负成为当前中小微企业难以承受之重。
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小微企业金融需求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企业对当前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表示“一般满意”,而超半数企业表示向国有商业银行融资困难。
李子彬说,银行对中小企业比较惜贷,要考察贷款对象的资产安全、效益和流动性等情况,而中小企业本身存在一定风险。
有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依然高。温州地区只有10%的中小企业能向银行借到钱,而且借贷成本还可能包含咨询费、贷款利率上浮和返存贷款等隐形条件。
税负偏重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今年两会期间,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胡成中说,目前中小企业实际税负普遍超过利润的30%,除法定税费外,还要承担依靠行政影响力下达的会议费、协会费、评比费、捐款赞助和订阅报刊等,负担不轻。
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8月1日起,对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一些业内人士指出,这次是从公平税负的角度出台税收扶持政策,将促进小微企业释放就业潜力,推动经济发展。
转型
有经济学家说,在经营平淡、成本上涨,以及转型等压力面前,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显得非常紧迫。政府和银行应放低门槛、提供支持,帮助小微企业转型。
国务院近期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认为,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并需多管齐下。
央行广州分行副行长穆西安建议,政府进一步扩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层次中小微企业融资体系;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金融创新力度。
从企业自身来说,中小微企业要增强信用意识,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同时要不断加强自身积累,提高偿债能力和融资能力。
对目前身处困境的中小微企业而言,最期待的是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一些企业反映,政府已出台许多相关政策,但有的尚未真正落到实处。
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局局长张文献说,中小微企业发展关系民生就业和社会稳定,政府应积极构建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综合服务体系,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据新华社广州7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