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有条老街,老街的中央生长着一棵古老的槐树,古槐路因此得名。
古槐有多古老了呢?似乎没人能说清,相传唐开国名将走访他的好友唐高祖的侄子道宗,曾于大槐树下停足留连,勒马观看,从而留下了“敬德勒马看古槐”的佳话。它的历史年代,已无史籍可考,但济宁人俗称其“千年古槐”。
济宁是个古老的城市,具有7000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悠久,人类始祖伏羲、女娲、黄帝、少昊帝均出生于济宁;春秋战国时期,被后世尊称为中国历史上五大圣人的“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都诞生在这里。杜甫、李白、曹操等文人墨客也在济宁留有足迹。因京杭大运河流经与此,元明清三朝在济宁设立河漕衙门,旧时比较繁华,有“运河之都”、“江北苏州”的雅号。
如今的古槐还在倔强的生长着,远远望去,盘根错节,弯腰扭身,木质部已锈蚀中空,仅存苍老的树皮,凝聚着济宁城历史的沧桑。
现在所见的是从古槐的根部荫发的第二代子槐,生机勃勃,苍翠成荫,与古槐的老树皮一起,形成了一幅“古槐抱子”的景观风情图。它的表皮逐渐衰老死掉,在年年的风雨中慢慢剥落,吹失,已看不出原有的气势,只有一侧的树皮依然伫立,依稀能看出原来的粗壮的轮廓。它每天像一个威严的老者,默默的审视着来来往往匆忙的人们,见证了这个城市的步步发展。
中学时期经常在这条街上行走,每当路过的时候,都会看看它是否又有所变化。它外皮的苍老与内心枝干的繁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就如远古走来的老者对话现今的弄潮人们,虽然有很多时代思想上的隔阂,但仍能求同存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蓊蓊郁郁向高处生长。确切的讲,现在的古槐已不再是一株古老的植物,而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就如这个城市的人们一样,守着古老的传统,但并不拘泥,他们内心在追赶时代的潮流,创新着、发展着。
我仍会时常在这个城市的这个古老的街道上走一走,看看它,感受着周围日新月异的变化,默默从心中升腾起一种仰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