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大工业板块整体布局全面拉开,生态科技新城建设如火如荼,百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小城镇建设强势突破,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当下,一首争先进位、跨越攻坚的“奋进曲”响彻孟子故里邹城大地。
今年上半年,邹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8.8亿元,增长10.5%;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9亿元,增长12%;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4亿元,增长22.2%,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全线飘红一路高歌。
经济转型再现加速度
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的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经济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以工业带动经济发展全局,按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标准,全速推进邹西大工业板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规划建设化工产业园、铝型材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机电制造产业园等8个主导产业突出的区中园,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大项目建设为龙头,努力打造发展强力引擎,全面加快推进在建“百项重点工程”,持续扩大招商引资力度,截至六月底,该市在建亿元以上项目达到148个,总投资710.3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26个;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市外国内资金43.6亿元,同比增长22.3%;泰玻3亿米电子布、尤特尔生物酶、达芙妮鞋业等项目先后竣工投产,宏河圣齐生物、200万吨造纸、30万吨焦油加氢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为进一步创优发展环境,该市成立了优化发展环境委员会,建立了“一线”服务企业制度,实行市级领导“六个一”联系制度,对26家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对重大投资全程代理各项手续,开辟企业发展绿色通道;此外,该市还在100家企业建立发展环境监测点,并实施有奖举报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精心为企业发展营造最佳投资发展环境。
城市建设拉开大框架
以完善城市功能分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加快推动“一核四区”发展规划,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相互关联的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坚持“规划引领、基础先行、项目带动、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全面拉开生态科技新城建设主战场,高标准设计杨下河、孟子湖景观带和总部经济、高端服务业聚集区“两区两带”规划,加快推进3条主干道、电网迁建等基础设施工程,陆续启动宏河大厦等10大先期项目建设,打造城市发展的制高点。积极推动老城区改造提升,切实抓好三十米桥公铁立交桥、铁路货场搬迁、因利河治理等重点工程及基础设施改造建设,深入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五城联创”活动,针对城市痼疾集中组织开展了16项专项整治活动,着力解决好城市建设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城市更加生态宜居。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度实施简政放权,对涉及小城镇建设发展的52项审批权、14项收费权全部下放到园区、镇,开工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项目57个,新建小微产业园12处,启动了12条城乡主干道和13条镇驻地主要道路新建改建工程,全面激发了镇域经济发展活力。
民生改善奏响幸福曲
坚定步不移贯彻发展惠民理念,加快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数。继续深化“三个三”工程,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创新方式方法,着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今年以来,“三个全覆盖”累计先后走访群众22.1万户,为民代办事项1.7万余件,“三个平台”累计受理群众电话4252件,办结率达到97%以上。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普惠度,启动实施了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拿出6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九类人群”创业;切实做好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解决再就业岗位1036个,开发公益性岗位200个。不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新建东城区3处小学和14处幼儿园,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500万元,提前一年实现农村中小学生课间营养补助全覆盖。大力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建设,启动廉租住房150套、公共租赁住房210套、经济适用房760套建设,全面完成2处城市社区服务中心、4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任务,农村50处互助养老院实现全部开工。截至6月底,该市民生支出已达11亿元,占到财政总支出的40.7%,市政府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全部实现任务过半,一项办结予以销号,各项民生指标进一步优化,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