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宁慈善总会等部门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目前济宁已有慈善义工两万余人,组建市级慈善义工团26个,县级慈善义工团68个。义工们在爱心和奉献的感召下,活跃在城市社区、偏远农村、工厂企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慈善义工,已成为济宁城市文明的一张闪亮名片。
队伍星火燎原
为弘扬慈善精神,动员社会力量关注公益事业,济宁市慈善总会专门建立了慈善义工工作委员会,内设由慈善义工自我管理的宣传策划、社会活动、后勤协调、外联、义工培训等工作小组。在市直城区设立了慈善义工团,实行垂直管理。在县市区设立慈善义工中心,在乡镇设立慈善义工工作站,在村(居)、社区设立慈善义工工作点,各级慈善义工组织动员辖区所属企事业单位建立慈善义工团。
济宁慈善义工队伍自2006年8月组建以来,已组建市级慈善义工团26个,县级慈善义工团68个,设立县市区慈善义工中心13个,乡镇慈善义工站153个,村(居)、社区慈善义工点1300多个。已发展慈善义工2万余人,其中注册义工8640人。
这些义工中,有的是白衣天使,有的是育人教师,有的是在校学生,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有的去偏远山村为贫困老人义诊、有的去乡村学校支教,努力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公益服务。
各级慈善义工组织网络的有效建立,为社会各个层面的爱心人士参与慈善搭建了平台,“有时间做义工,有困难找义工”,帮助他人,收获快乐,开始成为济宁人的时尚。
活动丰富多彩
济宁慈善义工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理念,深入福利机构、留守儿童和困难群众家中开展义务服务,走向街头为灾区人民募集善款,走到大街、
广场、 商铺散发倡议书, 走进农村幼儿园支教帮扶,先后发展了包括义工义品援助、关爱独居老人、“ 慈心送暖”缝制棉被、扮靓运河之都、爱心助盲、健康成长咨询等义务服务固定项目21个,义务服务活动内容也逐步拓展到安老助残,社区服务、公益服务、法律援助等领域。
通过为老年人打扫家庭卫生、进行健康查体、慰问演出,义工为乡村贫困老人赶制过冬棉被,送去面、油、新衣、收音机等节日生活用品,与老人一起包水饺、过小年,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围绕“助孤助残”,济宁慈善义工引导社会各界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与1000名贫困孤儿结成帮扶对子。
在老年大学义工团基础上组建起来的济宁慈善艺术团,面向社会不定期为弱势群体进行义务演出,同时深入企业、街道、学校等单位义演筹措慈善救助资金。
济宁慈善义工两年来不顾严寒酷暑,走向街头、社区和企业达15000余人次,参与服务活动3万多人次,参与率达93%,义工服务时间累计达37万多小时。
管理更加完善
济宁市慈善总会专门制定了《济宁市慈善义工管理办法》和《慈善义工服务守则》,对义工的招募方式条件、登记注册、组织培训、主要任务、权利义务、考核评估和服务规范等进行了系统界定。
市慈善义工工作委员会还专门印制了附有义务服务记录和服务时间记录表的慈善义工证,对服务时间满30个小时、且经过培训的慈善义工注册编号,核发慈善义工证和慈善义工标志卡。对慈善义工各类服务的评估,由各慈善义工团考评小组根据各慈善义工服务活动签到、服务活动时间记录等内容确认其服务效果和时间,填写“慈善义工管理评估表”,最后由慈善义工工作委员会核实、登记、入档并盖章确认,同时将各慈善义工服务时间及成效录入电脑备查,面向社会公示。
市慈善总会为培育慈善义工自我发展能力,着力创造外部环境、加强培训,经常开展培训活动,让义工们在学习中提升,在奉献中收获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