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讯 2013年5月18日,一通六棱德政碑现身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小路口镇敬老院施工工地。这是继黄花寺决口“合龙处”碑和茂泉林公德政碑后,发现的又一黄花寺决口合龙纪念碑。
该碑立于中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三月,由濮县、东平、郓城、汶上、范县、寿张、阳谷、东阿八县绅民公立,碑帽、碑身、碑座齐全,系大青石材质。碑身为正六棱柱,高220厘米,底面边长40厘米,底面三组对边间的距离均为70厘米,重约2.6吨,侧面阴刻有“宣防塞兮万福来”等字样;碑帽呈正六棱椎形,六个面刻有祥云形花纹,椎底为高12厘米的正六棱柱,椎顶为高7厘米、直径25厘米的圆柱体;底座为圆瓮形,高约60厘米,上底面直径90厘米,最凸处周长355厘米。
“合龙处”碑
六棱德政碑
据《梁山县黄河志资料汇编》记载:“1925年9月,直隶濮县李升屯民堰漫决,决水出堰游衍于堤堰之间,至黄花寺壅逼不舒,一时水与堤平……终于二十日晚,将黄花寺大堤冲溃。”第二年,以山东河务总局局长兼山东运河工程局总办林修竹为上游堵口工程处总办,山东河务分局局长兼山东曹濮道道尹警备司令王炳燇为上游堵口工程处会办,修堵李升屯、黄花寺决口,其中黄花寺于二月十三日合龙,并立“黄花寺合龙碑”和“合龙处”碑以志,后两碑流失。
2002年3月25日,梁山河务局在王洼机淤工程迁占工作中发现遗失多年的黄花寺“合龙处”碑,该碑立于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五日,帽、身、座完整;2009年9月在梁山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中又发现“山东河务局长兼黄河上游堵口工程处总办茂泉林公德政碑”,该碑立于中华民国十六年五月,有碑身和底座,有无碑帽不详。两碑碑身均为长方体。与林公德政碑同时发现的还有另一碑座,推测应有其他相关碑刻存在。
2013年5月19日,梁山河务局已与小路口镇敬老院及现场施工队进行协商,不日将运回该六棱德政碑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