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近年来,济宁市微山县结合本县实际,充分发挥湖区优势,不断做大做强港航工作这篇文章,以“村村通航工程”、湖上执法、港航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港航事业,推动了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架起“连心桥”
“县里给我们建了这个码头,既方便了我们的生产生活,还能给我们增加收入,真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微山岛乡万庄村村民殷延品见到笔者就夸“村村通航工程”给湖区群众带来的好处。
为方便南四湖湖区老百姓出行,2009年以来,微山县根据本县实际情况,实施了“村村通航工程”,目的是方便湖区群众生产生活,更好地方便群众增收致富的惠民工程。该工程需开挖进村生产生活航道61条,总长175.6公里。建生产生活码头121处,其中生产生活小码头80处,中小码头36处,客渡码头5处。工程共需完成土方500万立方米,砌石2.2万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5600立方米。工程完成后,可达到湖内村庄航道村村相通,使15.8万渔湖民无论在南四湖任何水位情况下都能顺利出行,为渔湖民求学、就医等生产生活提供方便,从而打开广大渔湖民脱贫致富之门。目前,工程建成各类码头55处,完成疏挖航道49条87.8公里。
为切实搞好南四湖村村通航(道)工程,微山县成立由分管县领导任组长,各有关乡镇及航运、交通、水产、水利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村村通航(道)便民工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工程的建设领导、宣传教育、工程调度、迁占补偿、调处纠纷等相关事宜。同时成立微山县南四湖村村通航(道)便民工程建设管理处,具体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工程高质量如期完成。
助推“经济舟”
随着微山县港航事业不断发展,微山县港口、航道越来越多,规模、等级越来越高;船舶从水泥船到钢质船,从百吨级到千吨级不断升级,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县航道总里程达到约600公里,其中境内京杭运河三级主航道250公里,六级以上航道300余公里;水上运输企业60家,各类运输船舶7000余艘,运力达300万吨;港口企业36家,年吞吐量1800多万吨,年均货运量1000万吨;客运码头26处,年客运量150万人次;造船企业26家,年造船能力60万吨;航运从业人员6万余人,年行业经济总收入约20亿元,地方税金1.5亿元,港航业已成为微山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产业之一。为进一步推动红色旅游业快速发展,微山县投资兴建了南阳和城区个红色旅游码头,这两个红色码头建成后将为微山每年增加100余万游客,大大促进该县的旅游收入。
围绕建设“经济强县、旅游名县、滨湖新城”的奋斗目标,微山县港航事业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十二五”期间,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京杭运河“III改II”工程的实施,该县加快新一轮规划建设,以航道、港口和船型标准化建设为重点,以干流航道建设发展带动支流航道建设发展,加强港口整合改造和港区功能调整,建设港航物流园区,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和水铁联运,鼓励港航企业延伸产业链,推进主要港口向货物中转基地、大宗货物交易中心发展,不断提升港航的规模和档次,真正实现大港航、大产业、大发展,以内河港航发展带动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内河运输畅通、高效、平安、绿色发展。
编织“安全网”
近日,微山县港航局工作人员在微山岛景区为客运船舶发放救生衣并检查船舶安全设备运营情况,这是微山县港航局水上安监大队实施湖区进行执法活动的一个场景。微山县2009年就组建了20人的县水上安全检查大队,先后有30余人考取了执法证,为水上执法人员配备了统一的执法服装。彻底改变了以往一没有队伍,二没有执法证的尴尬局面。水上安监大队对辖区水域采取“以罚促管”的机制,对9家客渡旅游公司、50家水运企业和36家港口企业进行监管。为辖区所有的客渡船都统一配备了救生衣、灭火器、垃圾箱等安全工具,既规范了行业秩序,又为游客提供了安全保障。安监大队在节假日和重大节日针对湖区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在塘湖、爱湖等重点区域派员实行24小时监管,对突发状况实行随时发现随时处置制度。此外,微山县港航局联合安监局每年两次对客渡企业进行安全培训。
架起“连心桥”
“县里给我们建了这个码头,既方便了我们的生产生活,还能给我们增加收入,真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微山岛乡万庄村村民殷延品见到笔者就夸“村村通航工程”给湖区群众带来的好处。
为方便南四湖湖区老百姓出行,2009年以来,微山县根据本县实际情况,实施了“村村通航工程”,目的是方便湖区群众生产生活,更好地方便群众增收致富的惠民工程。该工程需开挖进村生产生活航道61条,总长175.6公里。建生产生活码头121处,其中生产生活小码头80处,中小码头36处,客渡码头5处。工程共需完成土方500万立方米,砌石2.2万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5600立方米。工程完成后,可达到湖内村庄航道村村相通,使15.8万渔湖民无论在南四湖任何水位情况下都能顺利出行,为渔湖民求学、就医等生产生活提供方便,从而打开广大渔湖民脱贫致富之门。目前,工程建成各类码头55处,完成疏挖航道49条87.8公里。
为切实搞好南四湖村村通航(道)工程,微山县成立由分管县领导任组长,各有关乡镇及航运、交通、水产、水利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村村通航(道)便民工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工程的建设领导、宣传教育、工程调度、迁占补偿、调处纠纷等相关事宜。同时成立微山县南四湖村村通航(道)便民工程建设管理处,具体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工程高质量如期完成。
助推“经济舟”
随着微山县港航事业不断发展,微山县港口、航道越来越多,规模、等级越来越高;船舶从水泥船到钢质船,从百吨级到千吨级不断升级,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县航道总里程达到约600公里,其中境内京杭运河三级主航道250公里,六级以上航道300余公里;水上运输企业60家,各类运输船舶7000余艘,运力达300万吨;港口企业36家,年吞吐量1800多万吨,年均货运量1000万吨;客运码头26处,年客运量150万人次;造船企业26家,年造船能力60万吨;航运从业人员6万余人,年行业经济总收入约20亿元,地方税金1.5亿元,港航业已成为微山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产业之一。为进一步推动红色旅游业快速发展,微山县投资兴建了南阳和城区个红色旅游码头,这两个红色码头建成后将为微山每年增加100余万游客,大大促进该县的旅游收入。
围绕建设“经济强县、旅游名县、滨湖新城”的奋斗目标,微山县港航事业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十二五”期间,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京杭运河“III改II”工程的实施,该县加快新一轮规划建设,以航道、港口和船型标准化建设为重点,以干流航道建设发展带动支流航道建设发展,加强港口整合改造和港区功能调整,建设港航物流园区,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和水铁联运,鼓励港航企业延伸产业链,推进主要港口向货物中转基地、大宗货物交易中心发展,不断提升港航的规模和档次,真正实现大港航、大产业、大发展,以内河港航发展带动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内河运输畅通、高效、平安、绿色发展。
编织“安全网”
近日,微山县港航局工作人员在微山岛景区为客运船舶发放救生衣并检查船舶安全设备运营情况,这是微山县港航局水上安监大队实施湖区进行执法活动的一个场景。微山县2009年就组建了20人的县水上安全检查大队,先后有30余人考取了执法证,为水上执法人员配备了统一的执法服装。彻底改变了以往一没有队伍,二没有执法证的尴尬局面。水上安监大队对辖区水域采取“以罚促管”的机制,对9家客渡旅游公司、50家水运企业和36家港口企业进行监管。为辖区所有的客渡船都统一配备了救生衣、灭火器、垃圾箱等安全工具,既规范了行业秩序,又为游客提供了安全保障。安监大队在节假日和重大节日针对湖区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在塘湖、爱湖等重点区域派员实行24小时监管,对突发状况实行随时发现随时处置制度。此外,微山县港航局联合安监局每年两次对客渡企业进行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