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黄传贵、许跃远、金伟、寿小云、王光宇及韦刃先生的弟子王永民等国内脉学名家齐聚济南,在中医鼻祖扁鹊墓址鹊山脚下举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脉象学术委员会筹委会第一次会议,共同为祖国传统医学“把脉”。
脉学作为中医特有的诊病手段,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在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脉学的现代化研究,与其他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一样,面临着继承传统和现代化发展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脉学,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筹备成立脉象学术委员会,为国内外中医脉学专家搭建起学术交流的平台,并将促进中医脉学在世界医学界的传承和光大。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脉诊对疾病的诊断比现代医疗仪器更为全面,尤其是在及早发现疾病征兆方面更优于现代仪器,对中医“治未病”有更大的指导意义。脉学专家们应当摈弃门户之见,相互切磋、融合,研究出统一的诊病标准,便于在中医从业人员中推广、传承,使之成为与西医诊病手段并行又相互补充的诊病手段。
脉学作为中医特有的诊病手段,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精华,在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脉学的现代化研究,与其他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一样,面临着继承传统和现代化发展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脉学,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筹备成立脉象学术委员会,为国内外中医脉学专家搭建起学术交流的平台,并将促进中医脉学在世界医学界的传承和光大。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脉诊对疾病的诊断比现代医疗仪器更为全面,尤其是在及早发现疾病征兆方面更优于现代仪器,对中医“治未病”有更大的指导意义。脉学专家们应当摈弃门户之见,相互切磋、融合,研究出统一的诊病标准,便于在中医从业人员中推广、传承,使之成为与西医诊病手段并行又相互补充的诊病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