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全民创业是指社会成员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拘形式和规模,自主进行投融资,或创办企业,或注册进行个体工商经营,寻找机会、创造价值、成就事业的实践活动,是“富民之本、发展之基、活力之源”。孔孟之乡——山东省济宁市市委、市政府对推动全民创业工作高度重视,把其作为一项富民强市的重要战略,采取强有力、突破性举措,最大限度地释放创业潜能、激发创业热情,放手放胆让各种促进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形成千军万马创大业、千家万户奔小康的生动局面。在2012年召开的全市推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指出,推进全民创业,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基调,以富民强市为目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发展创业、创新、创造为核心要素的创业型经济为重点,树立“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理念,坚持创业促就业与创业促发展并重、扩大创业数量与提高创业质量并重、培训公民创业与引进创业人才并重,坚持市场导向,动员社会支持,强化政府扶持,引导全民参与,努力形成全民崇尚创业、竞相创业、和谐创业的良好氛围。到2016年,全市新增各类创业主体10万个,市级以上创业示范基地达到100个,创业带动就业30万人,新增微型企业3万家。五年内培训创业者8万人,培训劳动者30万人,创业担保贷款突破60亿元,全社会创业实践更加活跃,创业形式丰富多样,创业经济充满活力,建成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此后,全市全民创业大潮如万马奔腾之势,奔涌向前,不可阻挡。
全民创业渐成大势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引导全民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建立了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细化了工作措施。各县市区相继召开了推进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大会,出台了政策意见,在营造创业环境、搭建创业平台、创新创优服务等方面制定了具体措施,均设立了扶持微型企业专项资金,加大了创业主体的培育扶持力度。市工商局、市人社局、市中小企业局、市财政局等部门率先在济宁日报公开了推进全民创业措施。市工商局在全市开通了创业绿色通道,降低了创业门槛,实施了市场主体准入0001工程,实行行政事业收费“零收费”,个人独资企业注册“零首付”,法律法规没有特别规定的市场准入“零门槛”。市人社局调整提高了对创业人员全额贴息小额贷款额度,市科技局启动了全民创业科技行动计划。市国税局出台了60条便民服务措施。成立了济宁市百人创业导师团,组织创业成功人员分赴12县市区巡回演讲。组织了金融产品推介活动,召开了“金融助推千家中小企业发展计划”启动会议,1200多家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与有关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了对接包保,重点支持;开展了全民创业大讲堂活动,聘请了国内知名专家授课,进一步激发了全民创业热情……项项有效措施,均剑指一个目标,那就是全力促进全民创业。而诸多努力,也换来了明显成效。2012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类市场主体30793户。其中,新增私营企业6552户,新登记注册资金130.14亿元,增长14.86%,较2011年增速提高29.83个百分点;新增个体工商业23383户,新登记注册资金22.56亿元,增长27.01%,较2011年增速提高39.92个百分点,民间初始创业投资呈现出加速活跃态势。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到36.38万户、从业人员214.59万人。实现营业收入7653.4亿元,增长17.6%;实现增加值2189.4亿元,增长19.5%,占全市GDP总量的68.6%,较上年度提高5.3个百分点。
全民创业仍存瓶颈
但是,放眼先进地区,我市全民创业工作不论从发展水平、全民创业活跃度等方面看,还是用“创业指数”来衡量,都与先进地区相距甚远,全民创业依然存在制约瓶颈,依然任重而道远。突出表现在创业意识差,对发展民营经济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缺乏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没有完全放开思想、施展开手脚;创业勇气欠佳,害怕在创业中摔跟头,对投身创业心中没底,害怕跳进去出不来,安于现状、不求进取,满足于混日子、谋生计,创大业、干大事的观念淡薄,缺乏敢为人先、勇于创业、不惧挫折的创业精神;创业资金匮乏,这是制约全民创业的重要因素,对于想创业、刚起步创业或二次创业者来说,他们都需要资金支持,而大多数创业者自有资金有限,民间融资、银行贷款又很难,使得创业举步维艰;还有一个创业环境不够完善的问题,包括体制环境不顺畅,创业门槛过高,创业成本过大,行政监管不规范、不透明,多头收费、乱收费的现象仍有发生等现象,都会造成中小企业和个体户负担加重,甚至会直接影响一些劳动者创业的积极性。
全民创业尚需突破
创业大势,浩浩荡荡。国务院、省、市都出台了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和文件,亟需每一个济宁人立即行动起来,倍加珍惜这个充满激情、充满机遇、充满商机的创业时代,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鲜明的导向、更加自觉的行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甩开膀子,扑下身子,打破瓶颈,积极投身到创业行动中去,全面推动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企业创新业、干部创事业、全民创大业,真正让全民创业成为富民强市的重要基石,让自主创业成为全市人民的第一选择,让创富创业成为全市发展的第一追求,让孔孟大地成为最具生机、最富活力的创业热土。
解放思想是强化创业意识的有效法宝。要充分发挥目前全市开展的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作用,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思维定势,突破观念瓶颈,冲破心理障碍,消除创业壁垒,清除创业障碍,让千家万户动起来,使创业能人多起来。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一批创业模范,激发创业斗志,坚定创业信心,让懒人不自在、穷人不甘心、富人更上一层楼,让全民创业成为一种追求、一种时尚。培育一大批有胆识、有作为的创业主体是实施全民创业的关键所在。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创业主体的培训,坚持“因人而异、因业而异”的培训原则,以创业意识、创业技能、项目策划和经营管理等为内容,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动群众,深入开启民智,积极培植民力,有效利用民资,鼓励群众自找门路、自主创业、自闯市场、自我发展。要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满意度,真实心意为各类创业者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大力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能,千方百计保护好群众的创业热情。要加大纪检监察力度,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报”不良行为,严肃查处故意给企业出难题、损害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尽心竭力为创业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大力弘扬创业文化,努力形成一种既有济宁特点、又具时代特色、极富创造精神的全民创业主流文化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的致富愿望和创业意识。要强化扶持鼓励创业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采取提供创业补贴、场租补贴、贷款贴息等形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要加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用好用足国家出台的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加强担保机构建设,增强担保实力。要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设立中小微企业和个人贷款专营机构,倡导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进行对接包保,大力扶持个人创业。同时,要加大税费优惠政策扶持力度,最大限度地减轻创业主体的税负负担,让创业者轻装上阵,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