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济宁市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基调,紧盯“三个高于、三个提高”任务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拼搏实干,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189.37亿元、增长11%,工业总产值4569.37亿元,增长15.34%。全市税收收入完成425亿元,其中国税收入209亿元,地税收入216亿元,收入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达到了178亿元,增长17.2%,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2.4%。税收的迅猛增长来源于我市经济的蓬勃发展,来源于孔孟之乡广大纳税人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全国第22个税收宣传月来临之际,济宁市国家税务局和市地方税务局联合发布2012年济宁市纳税百强企业排行。本年度,纳税百强企业纳税总额达到246亿元,占2012年全市税收收入的57.84%,比去年227亿元增加19亿元,每家企业平均贡献税收达2.46亿元,比去年增长8.45%。从入选名单看,今年全市纳税百强排行与去年相比,其构成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有74户企业继续名列本年度纳税百强榜单,26户企业新上榜。同时,纳税百强企业的位次排序、纳税数额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纳税百强排行中,集团企业和独立纳税企业分别为31户和69户,与上年相同。集团企业缴纳税款共176.27亿元,占纳税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71.56%,平均每家集团企业纳税额为5.69亿元,比去年的4.84亿元增加0.85亿元,增长17.56%。由此看出,我市在2012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骨干企业,扶持千百亿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取得瞩目的成效。
按纳税额分规模看,兖矿集团有限公司随着生产经营总量1.14亿吨、营业收入1000.8亿元的“双亿”目标的实现,年纳税额也达到74.6亿元,位居榜首,年纳税额过10亿元以上的还有3户,比去年增加2户,其中山东东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年纳税额超过20亿元,达到20.98亿元,增加的是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12.17亿元,和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庄煤矿10.67亿元。年纳税额5至10亿元的企业有6户,1至5亿元的企业有27户,1亿元以下的企业有63户。
分行业来看,纳税百强企业分布于采矿、制造、电力、金融、信息传输、批发、房地产、服务等24个行业,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9户,纳税额159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64.63%,继续体现济宁作为能源大市的资源优势,行业纳税额比去年增加3亿元,但占比下降3.97个百分点。批发业有4户,占百强纳税总额的8.73%,另外入选行业还涉及房地产业13户,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9户,货币金融业9户,专业设备制造业5户等。分产业来看,百强排行榜中第二产业79户,比去年增加11户,纳税总额208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84.55%,第三产业21户,纳税总额38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15.45%。第三产业户数虽然减少,但纳税额增加6亿元,税收比重也提高了1.16个百分点。
在全国第22个税收宣传月来临之际,济宁市国家税务局和市地方税务局联合发布2012年济宁市纳税百强企业排行。本年度,纳税百强企业纳税总额达到246亿元,占2012年全市税收收入的57.84%,比去年227亿元增加19亿元,每家企业平均贡献税收达2.46亿元,比去年增长8.45%。从入选名单看,今年全市纳税百强排行与去年相比,其构成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有74户企业继续名列本年度纳税百强榜单,26户企业新上榜。同时,纳税百强企业的位次排序、纳税数额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纳税百强排行中,集团企业和独立纳税企业分别为31户和69户,与上年相同。集团企业缴纳税款共176.27亿元,占纳税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71.56%,平均每家集团企业纳税额为5.69亿元,比去年的4.84亿元增加0.85亿元,增长17.56%。由此看出,我市在2012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骨干企业,扶持千百亿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取得瞩目的成效。
按纳税额分规模看,兖矿集团有限公司随着生产经营总量1.14亿吨、营业收入1000.8亿元的“双亿”目标的实现,年纳税额也达到74.6亿元,位居榜首,年纳税额过10亿元以上的还有3户,比去年增加2户,其中山东东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年纳税额超过20亿元,达到20.98亿元,增加的是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12.17亿元,和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庄煤矿10.67亿元。年纳税额5至10亿元的企业有6户,1至5亿元的企业有27户,1亿元以下的企业有63户。
分行业来看,纳税百强企业分布于采矿、制造、电力、金融、信息传输、批发、房地产、服务等24个行业,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9户,纳税额159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64.63%,继续体现济宁作为能源大市的资源优势,行业纳税额比去年增加3亿元,但占比下降3.97个百分点。批发业有4户,占百强纳税总额的8.73%,另外入选行业还涉及房地产业13户,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9户,货币金融业9户,专业设备制造业5户等。分产业来看,百强排行榜中第二产业79户,比去年增加11户,纳税总额208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84.55%,第三产业21户,纳税总额38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15.45%。第三产业户数虽然减少,但纳税额增加6亿元,税收比重也提高了1.1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