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近日,兖州市召开了“解放思想谋文化旅游发展”座谈会。来自全市文化界的14名老领导、专家、名人学者共聚一堂,为促进兖州文化旅游进一步发展,推动“文化名城”建设献计献策,共同谋划和助推兖州市文化旅游事业繁荣发展。兖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初建伟,副市长刘晓林出席会议。
会上,专家们畅所欲言,既有宏观性、全局性思考,也有局部或单项工作建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他们围绕兖州文化的主要脉络,应传承发扬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体现兖州精神的文化内容、文化现象、文化名人;如何加强文旅融合,打造兖州文化旅游新亮点、塑造兖州文化旅游形象;促进当前兖州文化旅游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名城的建议意见;兖州文学艺术发展的措施办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对今后文化旅游工作发展提出了科学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兖州文化的主要脉络。兖州的文化主线有大禹文化、李杜文化、皇城文化、嵫山文化、宗教文化、端信文化等,内涵丰富。
二是李杜文化是兖州文化的突出特色。张红锋、李宝亮、武秀、曹家云、徐叶翎、王黎明等文艺界专家建议要进一步加大挖掘、研究力度;要尽快实施李杜文化载体建设,如青莲阁、少陵台等文化遗迹的恢复改造,规划建设李杜公园等旅游景点。
三是建立文艺精品培植奖励机制和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张进才、樊英民、王伯奇、王黎明等建议对于专家学者的地方史、研究成果,要建立一种机制,鼓励、支持出版。对于文艺精品创作,设立专项基金,以政府名义设立“双曜文化艺术奖”予以表彰奖励。王黎明还提出,要政府投入办文化,整理编印兖州通俗文化读本或丛书,让更多的人了解兖州,增强宣传兖州的效果。
四是加快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当前,兖州文化基础设施普遍落后,如文化馆、图书馆面积狭小、设备陈旧,已落后于其它县市区建设档次和水平;镇街文化站、村文化大院普遍存在场地面积和投入不足,功能设置不够完善,使用效率不高,已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五是进一步繁荣发展群众文化。贴近基层,加大镇村文化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建立基层文化队伍,提高人人参与的积极性,满足百姓求知求乐需求。武秀、张进才等对群众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如何开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提出要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提高档次。城区文化、企业文化应以全新的方式,根据新特点创新,使之更符合人民大众对文化的新需求,用文化提升百姓素质。在农艺节举办上,要改变传统模式,创新农艺节举办方式。关于兖州文化旅游定位,武秀提出定位“李杜诗城”有特色,对于城市建设的塑造很有意义。
六是要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市场培育力度。张进才、刘元、徐叶翎等建议要出台文化旅游发展的扶持政策,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做好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生产一些代表兖州文化的旅游纪念章或纪念品之类。加快兖州书画市场建设,设立书画画廊等,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要积极参与并承办国家、省等大的比赛项目,以活动宣传兖州,提高兖州知名度。
历史上大禹定九州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相传当年兖州地区是大禹治水活动的主要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