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雕是我省曲阜的一个特色手工艺品种,因为有与孔子相关联的特殊文化背景,而成为孔家最重要的祭祀礼仪用品,同时也是曲阜民间盛行的馈赠佳品。今年年初,曲阜楷雕入选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积极申报国家级第二批“非遗”。
3月下旬的一天,记者来到古城曲阜,寻访这种被儒家文化浸润了2400余年的精工绝艺。
楷木尤珍贵 源于赤诚心
提到曲阜楷雕,对楷雕历史深有研究的曲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刘德顺先生介绍,“楷”在这里不念kai,而念jie,楷树又称黄连树,传说是孔子的弟子子贡由老家河南带来,植于孔林,即“子贡手植楷”。他绘声绘色的讲述,把记者带入了久远而鲜活的历史情境中——
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在林地种植了各种奇异的树木,而以子贡种植的楷树最为人称道。传说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子贡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思念,用楷木木料亲自雕刻了孔子及其夫人像,这应该看作是楷雕的起源以及用楷木雕刻孔子像的前身。“可以说,楷雕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深深植根于儒学文化的沃土中,这一点,远非其他姊妹艺术可比。”刘德顺说。
手杖和如意 起源颇传奇
在刘德顺先生和曲阜市文化馆副馆长李衍国的引领下,记者来到曲阜市棋盘街,著名楷雕艺人、工艺美术大师颜景新的作坊就坐落在这里。门面没有什么标志,就像一户普通的民居,显得颇为清静。进入大门,是一条窄窄的过道,过道尽头放置的一大块楷木木料,表明了这家主人从事的行业。
71岁的颜景新老人对记者说,曲阜有三宝:楷杖、如意和蓍草,其中以楷木为材料的就有楷杖、如意两种,这两种也是楷雕的传统品种。而其起源,历史上也有着两段传奇般的记载——
西汉初年,孔子的九世孙孔腾去孔林祭祀时,大风呼啸,他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根被风刮落的楷树枝,拄着回了家,此后便当作了自己的拐杖。汉高祖前往孔庙祭祀孔子时,孔腾引路,就拄着那根楷木杖。刘邦很奇怪,孔腾解释说,是祖宗林上的木头,拄着它是为了不忘祖德。刘邦听后十分敬重他。孔腾从此越发珍爱这根手杖。后来逐渐开始有人效仿制作,并雕刻上各种吉祥图案,楷木手杖也随之成为曲阜楷木雕刻的一个重要品种。
楷木如意则相传始于宋朝。孔子45代孙孔道辅在宁州做官,他不信神怪,举起笏板将一条被人们供为神灵的大蟒蛇打死,被皇帝闻知,大加赞赏,并将那块打蛇的笏板封为“击蛇笏”。这样一来,上朝就不能用这块笏板了,孔道辅就将从老家带来的一块楷木代替笏板。这块楷木形似如意,此后就逐渐演变出了楷木如意这个品种。
精工有儒意 古朴又细腻
“做这种精细的手艺活很苦,一般人家的孩子不愿意学,艺人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做这行,但往往为了生计最终又不得不学。”颜景新说。他回忆,小时候家里有作坊,规模很小。他从小深受祖父影响,后拜杨玉田为师。他的绘画兴趣对他学习雕刻有很大帮助,当学徒不久就开始学习雕刻十八罗汉如意了。那时杨玉田又把擅刻人物的艺人鲁中仙请来,颜景新边看边学,不久就成了雕刻人物的行家里手。
陈列架上的一组如意作品,是颜景新的楷雕精品,题材以福禄寿、松鹤、八仙、龙凤、罗汉以及孔子为主。拿起来细细观赏,会发现有许多层次:第一层是人物和文字,第二层是云纹,第三层是花卉,第四层是枝梗,层次之间有详有略,有近有远,有虚有实,丰富又浑然一体。
刘德顺认为,曲阜楷雕玲珑剔透、古朴细腻的独特艺术魅力是与“三孔”雕刻一脉相传的,又从一个侧面丰富了以典雅精致为主要特点的儒文化。
工序十余道 口诀要记牢
颜景新带记者走进作坊的工作间。他的两个徒弟正在打磨雕刻如意用的木料,即“打粗”。颜景新说,打粗行话称“一工三磨”,让学徒打粗,一是技术性不高,对成品不会有什么损害,二是磨炼学徒的耐性,如同文人“非人磨墨墨磨人”之理。
颜景新介绍,一件楷雕成品,要经过选料、解木、下料、整形、画图、切、削、净、刻、打磨、上色、打蜡等十几道工序才能最后完成。一般楷雕如意为6厘米宽、50厘米长。按照这一比例将料取出,做出如意的大形。再用雕刻刀将原料抢、削成形,而后用锉子锉,使其外形圆润光滑。然后用毛笔蘸取墨汁在如意上画出所刻纹样,再根据线稿将图案的层次、布局用刻刀切出。
楷雕工艺中最关键的就是“刻”。颜景新戴上花镜,拿起一件如意半成品,给记者边介绍边演示起来。他说,雕刻比较成功的作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刀口干净、利索;人物形神兼备;层次分明。楷雕工艺中也保留有许多技艺口诀,比如刻人物的衣服褶纹为“稀三稠五”,在一根袖子上或一条裤腿上至少要有三个褶,多则五个褶。
难为“无米炊” 保护争朝夕
过去,楷雕被称为手艺,艺人地位低,现在,它被看作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鲜明的民族特色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和珍爱,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但谈起楷雕的传承和发展,无论是颜景新本人还是曲阜当地的专家,都喜忧参半。
颜景新说,楷木材料非常昂贵,一棵楷树生长50年以上才能用于雕刻,一般手杖和如意的选材都在百年之上,有的精品甚至要选用三四百年的木材。而楷树在曲阜仅于孔林中生长,现早已经所剩无几,并已经作为珍稀树木编号建档,严禁砍伐。目前做楷雕已经没有机会选料了,只能是有什么材料用什么材料。
另外,楷雕技法要求高,其传承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虽然目前从谱系上看后继有人,但真正得真传怀绝技者凤毛麟角。说到这里,颜景新叹口气说,如果能重新回到17岁该有多好。
据悉,曲阜市文化部门已经制订了对楷雕的保护方案。除进一步整理挖掘楷雕历史、编辑出版楷雕技艺大型画册及理论专著等静态保护计划外,还将在石门山森林公园培育楷木树种,以期能改变楷雕缺乏原材料的现状。另外,准备成立楷雕艺术研究培训中心,请颜景新等老一代艺人“出山”,培养一批青年楷雕艺人。他们还将利用孔子文化节这一平台,宣传楷雕,把它进一步推向世界。(图为著名楷雕艺人颜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