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副教授闫春新的著作《魏晋南北朝论语学研究》于2012年12月出版,2013年3月发行。本书是闫春新副教授参与的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研究成果,既体现了其个人突出的科研能力,又彰显了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青年老师热情饱满的学术素养。
《魏晋南北朝论语学研究》一书通过全面梳理汉唐间的《论语》著作,将其划分为汉代传统经学、魏晋儒学、魏晋玄学和东晋南朝经学(范宁、江熙、太史叔明、皇侃等)四大流派,并将其置于汉魏之际、魏晋之际、两晋之际和东晋南朝时期四个思想时代中,进行比较研究,分析这四大流派学术思想及其《论语》诠释方式经学“训解”与玄、佛“义解”各自的并同。通过《论语》个案,窥见这一时期汉代经学、魏晋儒学与魏晋玄学、东晋南朝经学之间的并行、承袭、冲突、扬弃关系,指出了儒家经典注释中存在的多元化现象、《论语》诠释方式的分合大势,并力图从社会政治层面,解释其中的历史底蕴。
作者简介:
闫春新,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人,山东大学历史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思想文化史、汉晋经学史与家族史;兼及汉唐政治制度史。普在《光明日报》、《文史哲》、《孔子研究》、《孔孟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曾获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著有《兰陵萧氏与中古文化》,参校黄怀信先生申请的北京大学儒藏中心《儒藏》系列之一的狄子奇《孔子编年》。主,参与国家社科项目《论语学史》等三项、山东省社科项目两项,参写曲阜师范大学冲刺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本魏晋南北朝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