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2013年,济宁市泗水县将着力在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规范文化市场、加快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在文化事业项目、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加快文化强县建设步伐。
去年,济宁市泗水县扎实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古卞国博物馆项目成功申报沂蒙老区资金扶持项目,争取项目建设资金670万元,完成项目选址和景观规划;争取上级40万元的农家书屋奖励资金和价值20万元的图书,建设农家书屋90个,农家书屋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文化活动惠及广大群众,举办庆新春迎元宵灯展、文化下乡、迎新春书画展等群众文化活动21场,市民大舞台和百姓大舞台演出25场,送戏下乡100场,持续开展全民读书活动,评选首届“十佳书香家庭”和21个书香家庭。文化交流活动成效显著,韩国、国内卞氏宗亲60余人首次前来寻根问祖,在泉林镇古卞城遗址举行祭祖仪式,卞国文化研究会与韩国卞氏大宗会达成合作协议,形成互访机制;圆满完成第二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图片展,争取上级专项资金300万元,对尼山圣源书院明德堂进行内部改造、装修和周边环境整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快,泉林泉群、万紫千红、西侯幽谷等文化旅游项目,塑料彩印项目和鲁柘砚、儒陶、鲁陶等特色文化产品亮相第四届省文博会,宏大伟业印刷提升项目被评为全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儒陶工艺品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市重点文化企业,鲁柘砚荣获“济宁市十大特色文化产品”。文物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实施古卞城遗址修缮和县级文保单位划界立碑工程,完成G327连菏线泗水县大宇路口至圣昭路口段改建工程考古勘探、新疆天然气管道泗水段考古调查工作,尹家城遗址保护项目完成立项,争取规划资金80万元;1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升级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泉林、尹家城遗址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泗水将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县文化中心(文化馆、图书馆)、数码影院,推进“市民大舞台”和“百姓大舞台”建设,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服务设施;开展好文化惠民活动,加强文艺人才培训和引进,建立民间业余演出队伍,依托百姓(市民)大舞台开展送戏下乡等各类演出活动达到1村1场。二是抓好抓实文化遗产工作。加快编制卞桥保护规划,推进尹家城遗址公园建设;加大田野文物巡查保护力度,严厉打击文物犯罪,确保在级文物安全;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将泉林、尹家城遗址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柘砚制作技艺”纳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将其它3项市级“非遗”项目纳入省级“非遗”项目。三是培育壮大文化创意产业。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陶文化产业园、包装印刷产业园、生态文化产业园规划,大力培育包装彩印、文化旅游、国学培训、工艺品加工等行业;新增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2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争取上级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与国家、省、市级媒体合作,制作推出一批文化专题宣传片,提高泗水文化知名度;抓好陶工艺品加工、出版印刷、数码影院等项目的招商工作,力争年底前引进1-2个项目,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去年,济宁市泗水县扎实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古卞国博物馆项目成功申报沂蒙老区资金扶持项目,争取项目建设资金670万元,完成项目选址和景观规划;争取上级40万元的农家书屋奖励资金和价值20万元的图书,建设农家书屋90个,农家书屋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文化活动惠及广大群众,举办庆新春迎元宵灯展、文化下乡、迎新春书画展等群众文化活动21场,市民大舞台和百姓大舞台演出25场,送戏下乡100场,持续开展全民读书活动,评选首届“十佳书香家庭”和21个书香家庭。文化交流活动成效显著,韩国、国内卞氏宗亲60余人首次前来寻根问祖,在泉林镇古卞城遗址举行祭祖仪式,卞国文化研究会与韩国卞氏大宗会达成合作协议,形成互访机制;圆满完成第二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图片展,争取上级专项资金300万元,对尼山圣源书院明德堂进行内部改造、装修和周边环境整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快,泉林泉群、万紫千红、西侯幽谷等文化旅游项目,塑料彩印项目和鲁柘砚、儒陶、鲁陶等特色文化产品亮相第四届省文博会,宏大伟业印刷提升项目被评为全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儒陶工艺品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市重点文化企业,鲁柘砚荣获“济宁市十大特色文化产品”。文物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实施古卞城遗址修缮和县级文保单位划界立碑工程,完成G327连菏线泗水县大宇路口至圣昭路口段改建工程考古勘探、新疆天然气管道泗水段考古调查工作,尹家城遗址保护项目完成立项,争取规划资金80万元;1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升级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泉林、尹家城遗址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泗水将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县文化中心(文化馆、图书馆)、数码影院,推进“市民大舞台”和“百姓大舞台”建设,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服务设施;开展好文化惠民活动,加强文艺人才培训和引进,建立民间业余演出队伍,依托百姓(市民)大舞台开展送戏下乡等各类演出活动达到1村1场。二是抓好抓实文化遗产工作。加快编制卞桥保护规划,推进尹家城遗址公园建设;加大田野文物巡查保护力度,严厉打击文物犯罪,确保在级文物安全;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将泉林、尹家城遗址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柘砚制作技艺”纳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将其它3项市级“非遗”项目纳入省级“非遗”项目。三是培育壮大文化创意产业。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陶文化产业园、包装印刷产业园、生态文化产业园规划,大力培育包装彩印、文化旅游、国学培训、工艺品加工等行业;新增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2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争取上级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与国家、省、市级媒体合作,制作推出一批文化专题宣传片,提高泗水文化知名度;抓好陶工艺品加工、出版印刷、数码影院等项目的招商工作,力争年底前引进1-2个项目,完成招商引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