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泗水县充分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加大推荐保护力度,使得泗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光彩。该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泗水鲁柘砚、柘沟陶艺、泗水民歌、泗水民间剪纸、泗水民间文学等。其中鲁柘砚制作工艺被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准备申报国家级名录。泗水民歌《大辫子甩三甩》已被列入济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县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成立了专家委员会,专门配备了摄像机、照相机等普查设备,普查小组制定了工作计划,先后到全县13个乡镇的重点乡村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运用文字、照片、录音、录像等多种方式,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登记和整理。现已对泉林镇、星村镇、柘沟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已掌握录像资料8盘,照片60余张,收集剪纸作品、刺绣20余件,收集整理民歌10余首,目前正在将泉林的传说、泉林御蛋制作工艺、柘沟鲁柘砚、柘沟传统制陶工艺、星村镇柳琴制作等项目整理成完整的文字材料,音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