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风古韵、翰墨飘香的孔孟之乡,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山东省济宁监狱,大力开展文化育人工程,以儒家文化对服刑人员实施道德化育,实现了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培育有德新人的目标。
以文载德 点石成金
2011年8月16日下午,一辆在煤仓作业的社会车辆因机械故障,碰翻了运煤支架,煤堆塌方掩埋了车体,情况万分危急。“快救人!”在警官的带领下,在场的几名服刑人员奋不顾身地跑上前去,肩扛手拔,救出了司机。高明坤(化名)就是其中一名奋力抢险的服刑人员。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曾性格暴戾,因抢劫罪被判刑6年;他曾野性难驯,初入监时反管抗改,经常被严管禁闭。然而经过几年的改造,高明坤令人刮目相看。是什么使他化暴戾为祥和,发生脱胎换骨转变?
壮举源自品格,品格植根道德。高明坤的改变源于监狱运用儒家育德文化对服刑人员进行的教化。
为教育改造高明坤,监狱警官根据他的性格特点,在法制教育的基础上,精心制订个案矫正计划,精选儒家“诚意正心、谦和处事、克己复礼”思想提高他的道德修养;针对他文化底子薄的情况,采取加入学儒兴趣小组等方式,加深他对立德修身的理解。监区还结合暴力服刑人员的改造特点和岗位设置,以儒家文化中的“和”为监区文化核心,灌输“守法重道、谦和安逸、和谐发展”理念,营造“养正气祛邪气,育和气除戾气”、富含教化的改造氛围。监区举办“儒学讲堂”传道解惑;“明德论坛”明辨是非;“明德书场”阐述经典;成立“民乐协会”,开展美德区歌创作合唱,寓教于乐,还融合时代文化,开展政策前途教育,着力培养服刑人员现代人文素质和生存发展素质。在这种矫正文化的熏陶下,高明坤学会了忍让,懂得了自律。学习中,他能结合改造,反思自悟;劳动中,他不畏苦累,踏实肯干;生活里,他勇于改过,诚实做人。他常说:“是‘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些警句点醒了我,让我知道了怎么做人,让我感受到了做好事是件快乐的事情。我一定好好学习,积极改造,重写人生”。如今,因表现良好,他不但获得减刑,还被评选为监区的“美德之星”。
以文化成 泽惠偏隅
眼前的纳西族服刑人员和玉娃(化名),不仅能用汉语流畅交谈,还能用毛笔书写工整的楷书。在“读书养德促改造”活动中,他说:“做人要讲道德,道德就是不危害他人,凭良心做事。”朴素的话语说出了做人的真谛。其实,两年前的他几乎是个汉文盲,仅会纳西族语言的他,与人交流困难,对生活悲观失望,落寞寡欢。
和玉娃出生在地处滇藏交界的纳西族山寨。经济窘迫,求财贪利使他走上了贩卖婴儿的罪恶之路。锒铛入狱,愚昧懵懂,面对高墙电网,他对人生充满了疑惑和苦闷。监狱开展的“学儒育新”活动给他打开了一扇“如何成人,怎样立事”的心灵之窗,他被儒家文化的博大浩瀚深深吸引,如饥似渴地汲取文化营养。育德故事会上,他目不转睛;巡回演讲团演讲时,他全神贯注;监狱编印的《学文塑德》、《学儒导刊》成了“掌中宝”,他爱不释卷。为改造物欲型服刑人员,培养正确价值观,监狱还将“君子安贫乐道,取财有道”的典故改编成情景剧。当看到孔子在陈绝粮却毅然疾呼:“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时,和玉娃神态惭愧,眼中却闪现着慕贤尚德的坚毅。为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监区成立“丹青润心,墨香明德”书法协会。和玉娃边识字,边临帖,边背诵警言。锲而不舍,积少成多,在道德化育的滋养中,他明白了仁义礼智,感悟了孝悌忠信。他常说“爱财有道,道德为本。我要是早学到这些道理,就不会违法犯罪了。”
在监狱开展的“挥笔书寄语、鸿雁传真情”活动中,和玉娃以浓墨书写学习儒家文化感悟:“明德明理明罪错,学法学文学做人”,获得书法比赛二等奖。当妻子收到他寄的获奖作品和家信时,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文盲丈夫的作品,女儿也在回信中说:“爸爸我以你为荣,我要好好学习,练习书法,和爸爸比一比。”
现在,即将刑释的和玉娃又在监狱的“孔子文化学校”报了名,对生活有了新的目标,只争朝夕的边学边翻译儒家经典。他说:“我们纳西族多住在偏远的山区,缺少文化,我想现在多学些知识,出狱能把监狱印发的书带回去,把儒家文化讲给族里的人……”
以文归正 繁花似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济宁监狱以文化育人领先发展,将文化育德与法律政策、行为规范、心理矫治、技能教育融为一体;将个别教育、社会帮教、集体教育综合运用,完善了以德为先、以能为本的素质教育体系,形成了“劝学增智、育德养性、明耻改过、导行自律”的教育改造新模式,构建了“法德并举、内外联动、研学一体、知行统一”的工作体系,实现了教育改造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据统计:2012年度,济宁监狱在押服刑人员中,一般违规违纪率同比下降17.9%,认罪悔罪率上升了17.8%,对受害人的内疚率由76.1%上升为94%,57%的服刑人员悔罪意识明显增强,95%的服刑人员遵规守纪意识有所增强。许多服刑人员正在逐步实现“立有德、行有规、动有智、归有能”的真实转变。外界评价济宁监狱学儒育新工作:“以德育人抓住了根本,以文载德创新了思路,培育了有德新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齐鲁文化育人提供了优秀的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