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2011年8月,孔子故里曲阜市被确立为山东省三个全国导游管理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曲阜先后推出了“三孔”5A级景区讲解员资格认证制度、县级市单独导游年审试点、成立股份制导游公司、实施导游等级评定制度、全程监管过错退出制度等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社会反响良好。
能进能退竞争上岗
导游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讲解时难免会片面追求速度,他们盼着被服务的游客抓紧离开、新游客赶紧来。为的就是多带几个团、多些收入,这种思想引导下的导游,服务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基于此,曲阜在打造与5A级景区相匹配的导游队伍上,做了很多尝试。
2011年8月,曲阜市举行“三孔”景区讲解资格考试,进“三孔”讲解的导游,除具备导游证外,还要持有“三孔”景区讲解资格证。
“三孔”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游客对“三孔”讲解的要求特别高。根据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景区导游讲解的有关规定,5A级旅游景区导游员(讲解员)普通话达标率为100%,均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本科以上不少于30%,这也是曲阜实行“三孔”景区导游讲解资格认证制度的政策依据。
曲阜市将始终坚持和完善“能进能退、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导游管理机制。今后将继续加强导游的培训力度,培训不单单停留在听课记录的层次上,还要考察导游的消化能力。2013年曲阜市将建立不定时的抽查机制,在景区中随机抽查导游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将得分记入导游年审中。
2012年3月,曲阜对全市导游人员进行了县级自主年审和全额免费培训,成为本次改革中的最大亮点。共有旅行社及导游公司的613名导游人员参加了为期四天的免费集中培训,每位导游因此减少培训支出400余元。
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自主年审政策,切实将导游年审抓好、抓实,借年审促落实、见成效。同时,坚持以往的各项常规业务比赛,改变单纯的考核讲解知识为更强调导游的综合业务素质。
为加强导游管理,曲阜市出台了《曲阜市导游人员管理办法》、《曲阜市导游人员教育培训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导游必须保证每年参加不少于70学时的业务培训,对培训情况评定等级,建立档案,落实奖惩,使导游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
今年,结合曲阜市打造“彬彬有礼道德城市”的相关要求,我们将在导游培训中强化基本服务礼仪、接人待物基本礼貌,曲阜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基本内涵,济宁市其他景区知识、曲阜市、济宁市情了解等内容。切实建立起一支具备传统礼仪文化素质的导游队伍,使导游的内在行为转化成为外在表现,彰显曲阜作为东方圣城的良好素质和形象。
为导游服好务
先要服务好导游,导游才能更好地为游客服务,抓好这“两个服务”是提升导游综合素质的关键。曲阜市旅游服务管理中心成立之初就定义为“导游之家”,其目的就是在做好导游日常管理的基础上,改善对于导游的服务质量。通过对导游的各项细微化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提升导游的综合业务素质,为优质的导游服务奠定基础。
目前,全世界有孔子学院500多所,曲阜也正在积极解决和促进孔子学院师生进曲阜的问题。因此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以及高端旅游从业人才的需求很迫切。下一步,曲阜将完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为曲阜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为了解决导游管理的老大难问题,从2007年开始,曲阜市酝酿成立了导游服务公司。2010年7月,孔子旅游集团联合全市33家旅行社成立了曲阜孔子旅游(集团)导游有限公司,这是山东省首家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股份制导游公司。
曲阜导游公司现有专职导游328名,兼职导游80名,占整个曲阜导游数量的80%,主要承担为景区散客提供导游讲解服务的任务。导游公司聘用导游,签订规范劳动合同,办理养老保险。
曲阜市导游的统一管理以及独特的经营模式创造了全国的特例。公司完善了底薪+提成+养老保障的导游薪酬制度,改变了导游只是谋生手段而非事业的短期行为,激励导游不断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