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在“重刻运河备览序”中写道:
运河备览一书,陆朗甫观察之纂辑也,——-自河决铜瓦厢,适值盗寇纵横,十数年来河运浸废,同治丁卯,余观察运滨,捡得是书,读而爱之,故版多残缺,辄欲为之重刊,以军书旁午未棢[?]及也。戊辰下,贼歼直东之交,中原底定,中外臣工咸以规复河运为议。——同治十年辛未六月,盐运使衔山东通省运河兵备道壬化堂撰。
运河图[第13张]
济宁州河道南自鱼台县四里湾交界起,北至五里营之东济宁卫交界上,计长七十五里——-,济宁卫河道南自五里营以东济宁州交界起,北至曹井桥以[?]北巨野县交界止,计长一十八里。
五水济运图说[第16张]
至济宁会泗沂合流同入天井—–按五水济运图,名虽有五,实则专藉汶泗,而所谓沂水者,其流甚微,仅能助泗,其在沂州境者,乃入江南运河。——-况济宁虽以四渎[沟渠之意]之济得名,而今之济州实无济水,不必附和虚称。
注:虽然济宁号称四水合流之地,但是,显然时间推至晚清时,济、沂 两支流几近断水,所以,济州到现在只是徒具虚名,而无实称。那么,这两支水流,对于航运更是不能发挥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