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扈鲁,是咱们民俗村的新村民,也是这个小院的新主人,我的愿望是让‘葫芦生财’,咱们百姓共同富裕。”
10月16日,在曲阜市吴村镇葫芦套民俗村一处不大的院落里,挤满了葫芦套民俗村的男女老少。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葫芦画社社长扈庆学(字扈鲁)教授与村民们聊得热火朝天,如何让农民田间地头的葫芦变成发家致富的元宝,成为大学教授与村民们的共同愿望。
这是一间灰砖灰瓦的农家小院,裸露的新泥、角落的小草和红色的窗棂,让这里的秋天充满了别样的生机。院落里摆放的各式各样的葫芦工艺品、墙上挂着的尺幅不一的葫芦画作,让村民们大开眼界。
正在民俗村调研的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市长杨凤东等领导同志也来到这里,仔细听扈鲁为葫芦套民俗村开出的“致富药方”。
扈鲁说,葫芦套民俗村要紧紧扭住葫芦做文章,着力研究葫芦民俗文化,推动葫芦产业开发,实现葫芦套民俗村跨越式发展,最终达到村民的共同富裕。扈鲁建议,要打造成为葫芦民俗文化研究基地,让游客来到这里“有讲头”;打造葫芦种植观光基地,让游客来到这里“有看头”;打造葫芦文化演艺互动基地,让游客来到这里“有玩头”;打造葫芦产业开发基地,让游客来到这里“有买头”;打造葫芦美食体验基地,让游客来到这里“有吃头”。
看藏品、赏绘画、听致富经,市领导和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坦言收获颇多。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对扈鲁说:“你是葫芦民俗和绘画领域的专家,也是我们的经济发展的‘高参’,感谢你付出的辛勤努力!”葫芦套村民们说,没想到小小葫芦竟能作出如此精美的工艺品,扈鲁教授为我们今后的种植和深加工指出了一条新路子。
扈鲁教授从事葫芦绘画和民俗研究多年,五年前创办了国内首个以弘扬葫芦文化为宗旨的民间社团“葫芦画社”,在业内建树颇多,是国内该领域的专家。谈到这次“走基层”的经历和收获,扈鲁教授对笔者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要反哺生活;作为一名研究葫芦文化艺术的学者,更要走进基层、走进民间,让成果接地气,百姓才能得实惠。扈鲁表示,今后将更多地走进乡村大众,让葫芦艺术在更广袤的天地间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