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汤一介、李中华主编的《中国儒学史》(九卷本)出版座谈会日前在北京大学举行。该书是《儒藏》工程研究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受到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资助,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我国迄今出版的资料最翔实、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的中国儒学通史。全书约450万字,上自先秦,下迄中国现代,以历史发展为基本线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儒学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过程,并以此为背景,由儒学延伸至经学,分别阐述了儒学与经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基本理清了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变化轨迹。 作者: 汤一介,李中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 定价:1500.00元 《中国儒学史》
九卷本《中国儒学史》的主要内容,综合表现为以下几点:① 以历史发展为基本线索,阐述儒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过程。其中包括儒学的基本问题;儒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儒学与历代政权的关系;历代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儒学著作文献的考辨;儒学的思想概念、命题、范畴的辨析;儒学价值体系的梳理、诠释、评价;儒学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所表现的思想异同,前后承续关系;儒学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思想、理论价值、特点、意义、贡献及其历史理论的局限;儒学与诸子的关系,其中包括儒道之争、儒道互补、儒佛之争、三教融合、多元互动等。②以儒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为背景,阐释经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所表现的经学思想。其中包括经学与儒学的关系;经学的基本形态、特点;经学的历史分合、分期;经学的今古文之争、汉宋之异;历代经学的发展动因及其与政权、时代变迁的关系;经学内容的解析、诠释及评价等。 九卷本的《中国儒学史》,上限从春秋时代起;下限至新中国成立,时间跨度约2500年。其十卷内容,按历史顺序分册,分别为:⑴先秦卷;⑵汉代卷(含东西两汉);⑶魏晋南北朝卷;⑷隋唐卷;⑸宋元卷;⑹明代卷;⑺清代卷;⑻近代卷;⑼现代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