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长春孔子文化园项目,即长春文庙扩建项目是全市“十二五”重点工程之一,备受市民关注。昨日,市领导姜治莹、祝业精、吴兰、范新早视察了孔子文化园建设情况。目前,园区建设已完成工程量的95%,9月28日将正式开园。
昨日,记者在工程建设现场看到,孔子文化园中区的大成门、棂星门、泮桥、泮池、东配殿、西配殿、大成殿、崇圣殿、钟楼、鼓楼等主要建筑的基础部分和彩绘已全部完工。东区的文庙小学教学楼土建工程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潢和外部操场铺设工作。西部文化活动区,孔子书院的内外施工即将结束,园内广场和停车场正在平整地面,假山已经堆砌完毕,莲花池的施工和整个西区的绿化工作即将开始。
工程负责人表示,项目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5%,剩下的道路硬化及绿化工程也即将完工。28日,文化园将正式开园,并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63周年暨长春文庙建成140周年大会。据介绍,复原扩建后的长春文庙,将与长通路清真寺、光复路道台衙门和西四道街天主教堂成为长春市区现存“最古老”的四座建筑。
市长姜治莹在视察中指出,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长春文庙的建设和修复工作,这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保护我市文物遗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发展旅游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建设长春孔子文化园,已成为我市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具体行动。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建筑是凝固的城市记忆。”姜治莹强调,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看,我市历史久远,榆树人、黄龙府这些都是我市发展的记忆。虽然长春的建城史并不长,但却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的城市,长春200多年的建城史,同样有许多可供挖掘整理的历史文化元素。希望借助长春文庙的复建扩建,各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挖掘城市历史,将长春在不同时代的历史遗迹、历史遗存、历史遗址都保护起来,并进行发掘整理,特别是将凝固在历史建筑中的城市记忆搜集出来,给后人留下一部更为厚重的城市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