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千年前,加上学术界所谓的传说时代(史前文化),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丰富多彩的远古传说中,有所谓的“三皇五帝”之说,影响最大者,莫过于黄帝,被尊之为“人文始祖”。我国第一部史学巨著司马迁的《史记》,列《五帝本纪》为首卷,开篇首述黄帝。突出地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为黄帝在以后的历史中学的正统地位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
典籍所载,多以曲阜为黄帝的出生之地,传说黄帝生于寿丘,寿丘在曲阜。寿丘位于曲阜旧县村东,是一座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的土丘。据《史记·五帝本纪》集解记载:“黄帝母曰附宝,之效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而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也就是后人所称为轩辕黄帝。《周易正义》载:“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于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龙颜有圣德。……”。《帝王世纪》载:“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曰轩辕丘”。《宋书·符瑞志》载:“黄帝轩辕氏,母曰附宝,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黄帝于寿丘”。《兖州府志·帝迹志》载:“黄帝有熊氏,母曰附宝,感大电绕枢之祥,生帝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乃黄帝所生之地,今称黄帝寿陵是已”。通过上述典籍记载,足以说明寿丘是“人文始祖”黄帝的出生地。
黄帝诞生,少昊建都于曲阜的传说并不是孤立和偶然的,而是有着极其深远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古史上的传说,大都与曲阜有着一定的联系。“三皇五帝”(《史记》索隐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以至夏商周三代,无不在曲阜留下其“皇风帝迹”,而且有着一定的历史承传关系。
宋真宗帝“推本世系,遂祖轩辕”,以轩辕皇帝为赵姓始祖。于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闰十月,诏曲阜县更名为仙源县,将县城迁往寿丘之西,又兴建了景灵宫奉祀黄帝。“祠轩辕曰圣祖,又建太极宫祠其配曰圣祖母。越四年而宫成,总一千三百二十楹,其崇广壮丽罕匹。于是琢玉为像,龛于中殿,以表尊严,岁时朝献,如太庙仪,命学老氏者侍祠,而以大臣领之”。当时的景灵宫各种殿、宫、门等1320间,规模宏大;玉琢成像,富丽庄严;祭祀时用太庙礼仪,等级最高。
景灵宫在宗仁宗天圣年间遭火灾,旋即修复。宋徽宗政和年间,金世宗大定年间,蒙古(公元1250年),元顺帝至正七年(公元1347)多次重修。此后再没有关于景灵宫的记载,大约在元代末期或明代初期景灵宫被毁,现存遗址已埋在地下。地上仅存有原来的石碑两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