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至9月2日,第四届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将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举办文博会是省委、省政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而作出的决策部署。第四届文博会的筹办,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体会议之后,在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省委省政府全面部署和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
召开这样一个重要时期,办好本届文博会的意义更加重大而深远。
突出六大特色力求办出水平办出影响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第四届山东文博会组委会副主任高玉清介绍说,按照“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影响”的目标要求,本届文博会将突出六大特色。
一是突出创意主题。本届展会的主题是“创意、融合、发展”,重点打造“创意与市场接轨,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促产业发展”的展会特色。与往届文博会相比,新增文化新业态和新装备、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园区(基地)、产业融合等亮点展区,集中展示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贸易、创意、休闲等产业融合的最新成果。在整个展会设计和活动安排上,都注入了一些创意元素,运用了一些现代技术手段,互动性、娱乐性大大增强,吸引市民参与。
二是突出招商招展。举办文博会不只是有形式,更重要的是看内容、看招商招展成果。为此,组委会一方面主动出击,广泛联系,另一方面,优化政策,强化服务,保证了招商招展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别是通过制定减免展位费、给予适当补贴等优惠措施,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展商前来参展。
三是突出文化惠民。本届文博会进一步体现“文化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这一办会宗旨,以“相约文博会,喜迎十艺节”为主题,把筹办文博会与筹备十艺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类专业艺术团体、民间艺术团体的作用,精心设计开展一些面向基层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使文博会筹办的过程成为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过程,成为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过程。本届文博会各项重点活动有72项,展览内容十分丰富,既有传统产业、民间艺术,更有新兴业态、现代科技,涵盖了影视音像、传媒出版、娱乐演艺、动漫游戏等12个行业门类,文化产业核心层参展率达到100%,进一步提高文博会的质量和内涵。
四是突出齐鲁特色。突出“文化齐鲁、创意山东”这一定位,深入挖掘和展示齐鲁优秀文化,努力使本届文博会更富齐鲁特色、更具品牌影响力。本届文博会继续把齐鲁文化特色贯穿于展览展示、信息交流、项目招商、融资交易、文化活动等各个环节,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我省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文化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和文化发展的前景、潜力和优势,充分展现孔子文化、黄河文化、泰山文化、运河文化、滨海文化、红色文化等鲜明特色,努力使文博会成为展示区域文化特色的窗口,推动齐鲁文化“走出去”的平台,扩大山东对外影响力的重要引擎。
推介创意山东品牌和文化产品品牌,设立专区重点推介山东重点文化企业、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推介以“三大载体”为依托新培育的“鲁”字号文化产品,预计将占展会品牌总量的60%;展示孔子文化品牌,与中国孔子基金会合作,增设“孔子文化展馆”,推出孔子文化系列展品。
五是突出交易功能。把交易额、签约额作为衡量本届展会成效的重要指标,突出项目交易这个核心,加大文化产业项目征集、推介和招商力度,积极拓展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渠道,努力把文博会打造成综合性交易平台、重要的文化产业融资和数字交易平台。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山东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与山东文交所实现了数据共享,并在上海、深圳文交所同时挂牌推广,有效扩大了项目推介的范围和渠道。本届文博会项目交易的特点是文化产业大项目多、新兴产业项目多,投资数额、融资数额大,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占新申报数量的41.1%。文博会将对这些文化产业项目进行重点宣传推介,广泛吸引海内外资金参与山东文化产业建设。
六是突出市场运作。坚持市场化运作是办会的一个方向,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文博会的市场价值,重点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沟通联系,动员各类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进来,使本届文博会运作模式不断与市场接轨。
参展商首次涵盖全国设国际展区也是一大突破
山东文博会是名副其实的文化盛会,更是一场思想盛宴。首届文博会召开之前,有文艺演出、艺术展出以及招商签约、高层论坛等59项重点活动;第二届则以“相约文博会”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全省青少年创意大赛、全省广告创意大赛等一系列文化赛事活动,这些赛事活动的成果均引起良好社会反响;第三届“相约文博会”推出了海峡两岸大学生创意作品巡回展、文化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广告创意大赛等活动。而本届文博会进一步体现“文化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这一办节宗旨,安排各项重点活动72项。
与往届相比,本届文博会招商招展及项目洽谈成绩斐然。展位合同销售面积达100%,参展商数量达2000余家,比上届增长20%。全省17市、省属各大文化企业,在本届文博会主场馆均设有独立展位。创意产品参展商首次涵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而且还设立了国际展区,吸引了一批国际知名文化企业、动漫企业参展,这应该是本届文博会的一大突破。文博会签约项目是衡量文化产业活跃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首届文博会,合同类项目签约137个,投资总额316亿元,融资总额217亿元。到第三届文博会,文化产业项目达到了1376个,投资总额达4841亿元,融资总额达2704亿元。本届文博会在全省范围征集各类文化产业项目1252个,投资总额达6960.9亿元,融资总额达2910.1亿元。从第一届开始,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志东就一直参与文博会的工作。“通过文博会,我们可以感受到山东文化产业成长壮大的前进步伐,可以看到文博会已成功地为齐鲁文化搭建起一个与市场对接的桥梁,成为聚焦和展示齐鲁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平台。”王志东介绍。
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需要理论体系的支持。负责组织第四届山东文博会论坛活动的山东社科院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进介绍,自第一届文博会始,便组织多场文化产业论坛。在前三届众多论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本届文博会将组织12场论坛,既有综合性的文化创意产业高层论坛,也有涉及会展、广播电视、动漫的专业性论坛。“与往届相比,本届文博会论坛在数量大大增加、内容更加丰富的同时,与会的文化产业专家层次更高,有效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先进理念的传播与交流。”
2006年、2008年和2010年,我省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文博会。高玉清介绍,经过这几届的积累,山东文博会已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文化展会,对加强文化交流交易、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