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新闻》8月14日报道,湿地是净化水质的天然屏障,为保证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水质,济宁在南四湖周边培育大片湿地,构筑起一道绿色防线。
(记者现场)韩妍妍:【“问渠哪得清如许报道组”今天来到了济宁市鱼台县,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南四湖西支河入湖口,我身后的这片区域在几年前还是大片的庄稼地,现在已经被种满荷花、芦苇的成片湿地所代替。】
入湖河水经湿地过滤后,氨、氮去除率能达60%以上。可就是这么一个天然的治污屏障,却曾经一度萎缩。
济宁市鱼台县人工湿地管理办公室主任李荣华:【在上世纪,大旱的季节,老百姓为了自身利益,建了不少耕地和养鱼池,破坏了湿地。】
2007年开始,山东决定实施生态修复,退耕还湿、退池还湖等一系列措施相继出台。鱼台县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退耕还湿15000多亩,一片片台田和鱼池变成一片片湿地。
济宁市鱼台县人工湿地管理办公室主任李荣华:【我们在植物修复和种植上,主要种植经济价值高的,像太空莲、红莲、白莲和睡莲;种植的费用是当地政府和上级支持拨款补贴,收益归当地老百姓。】
济宁市鱼台县滨湖街道办事处孟楼村村民 张传武:【比种地强;现在种藕种莲蓬;一亩地大概是卖五百块钱藕,也能卖到五百块钱莲蓬。】
在恢复湿地的同时,鱼台县疏通水系,新开挖疏浚航道10000多米,形成了适合鱼类栖息的深水区。
(记者现场)韩妍妍:【这里是南四湖惠河入湖口,我所在的这片水域5年前水深最深不到一米,一到旱季就干枯见底,而现在,随着当地水系疏通工程的实施,这里的水深可达5米,而且四季不断流。】
水系打通,死水变活水,湿地的水质净化能力得到了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目前,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已建成和修复湿地22.4万亩,南四湖流域已恢复水生高等植物68种,物种恢复率92%;恢复鱼类52种,物种恢复率达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