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运河之都——济宁市中区紧紧围绕打造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坚持把做大做强旅游业、旅游经济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通过深度挖掘运河文化内涵,充分整合城区历史古迹资源和特色街区资源,初步形成了涉及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商业文化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纪念品研发、休闲娱乐、工业旅游等多行业多门类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旅游发展认识得到新提升。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打造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的战略发展定位,把整合文化、生态、农业等旅游资源,实现与全市旅游衔接发展提上议事日程。召开全区文化强区建设会议,出台了 《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强区建设的意见》和《关于促进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自2012年起,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300万元,主要用于旅游基础项目建设、客源市场开发、城市形象宣传、旅游项目招商、旅游产品包装和旅游奖励。先后组织相关部门到成都、重庆、浙江、江苏等地考察学习农业观光、娱乐演艺、景区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各级领导对旅游发展的认识,全区旅游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加大旅游宣传推介,旅游品牌价值得到新体现。今年上半年在省市区各类媒体发表宣传稿件110余篇。编制重点旅游项目推介书和运河之都旅游导游词,组织参加第三届山东省文化产业博览会暨旅游商品展示会及各类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精心策划运河文化旅游线路,今年4月,组织重点旅行社到新乡、郑州、洛阳等地宣传推介中区旅游产品。在青岛2012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上,与10家知名旅行社签订地接业务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市中区旅游地接业务开展。组织开展好客山东贺年会、好客山东休闲汇等各类节庆品牌活动,在2011年举办的首届国民休闲汇活动中,市中区获好客山东休闲汇组织奖、最佳休闲主题周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在2012年举办的好客山东贺年会活动中,市中区获贺年会组织奖、贺年宴优秀组织奖等6项荣誉。
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旅游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济宁东大寺景区自开放以来,相继投资建设了回族文化民俗馆、常志美纪念馆等文化看点,旅游功能得到新提升。运河文化核心景区改建后初显融南汇北、文化彰显的古城风貌,运河南岸街和竹竿巷经营结构得到调整优化,旅游要素功能得到逐步完善。太白楼的修缮和重新开放及公园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济宁市人民公园·太白楼景区的旅游品质。南池公园建设项目完成,部分景区对外开放,乔羽艺术馆建设将进一步丰富南池景区文化内涵,发挥名人效应,打造济宁文化旅游新亮点。京杭大运河入湖口湿地公园项目建设,突出生态、文化、体验、教育等功能,先期启动1.4平方公里湿地恢复项目。全力推动古运河水上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按照济宁市三河六岸总体战略规划和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发展规划,依托城区独特的古运河廊道资源,打造运河文化旅游新载体。协调推进农业生态观光体验游项目,大力推介安居朝阳生态农业科技园、安居花卉市场、陈庄万亩荷花园等休闲观光游景点,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推动唐口寺堌堆遗址保护性开发利用,进一步提升寺堌堆庙会的档次和规模,打造文化旅游新品牌。万达广场国际品牌五星级酒店、南池公馆四星级酒店、文体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全区旅游项目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