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吴辛欣):说起音乐之乡维也纳,大家一定会想起金色大厅。在这座城市,坐落在1区维也纳大学中的孔子学院犹如一颗绿色的明珠点缀在多瑙河畔。近日,国际在线特派记者吴辛欣走进了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发回关于那些学员们的故事。
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里面,记者看到了三三两两漫步的学生,还看到了成立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汉学系,以及已经走过将近6个年头的孔子学院。这所学院尽管年轻,却已经有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学员。奥地利国会议员、前社会民主党副主彻尔吉茨女士作为奥地利政治界一位有影响力的人物也是孔子学院的学员,她给我们讲起了自己和孔子学院的渊源。
彻尔吉茨说:“我们的奥地利有一个奥中友好协会,我是这个协会的主席。这让我有很大的兴趣多多的了解中国的语言,体会汉语的美。因为我们常常有来自中国的代表团,我希望可以说几句话,比如欢迎或者表示感谢,或者简短的对话。而且我对中国的汉字也有兴趣,经过更多地了解汉字的结构,我也更多地了解了中国的文化。我大概是1年以前在孔子学院开始学汉语的,当然我比较忙,所以有时候能坚持上课也不是很容易。”
彻尔吉茨女士曾经访问中国十余次,此外自己还以私人身份去西藏旅行过。她认为孔子学院的中方和奥方校长就像是奥地利官方机构中的中国事务顾问,同时她也对孔子学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彻尔吉茨说:“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是2006年建立的,对我来说,孔子学院是一个很重要的桥梁。学习外语非常重要,而且现在汉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中国和奥地利的贸易关系在不断扩大,因此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奥地利年轻人学习汉语十分重要。不管是国会还是奥地利政府的一些部门,我们都认为孔子学院是一个很重要的桥梁。它在两国交往中扮演了顾问的角色,通过孔子学院人们不但可以了解汉语,而且可以了解中国的文化。”
孔子学院的学员除了有像彻尔吉茨女士这样来自议会的官员,还有来自国防大学的学生。杜多尔先生是奥地利国防大学语言中心主任,25个学习外语的军官中有3名目前正在学习汉语,他也对记者讲述了国防大学是如何和孔子学院结缘的。
杜多尔说:“因为汉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而且面对中国的文化,我们也要给我们的军官打开一个大的窗口来介绍中国。因为在奥地利国防大学也有来自中国的一些军官,所以我们进一步学习中文,他们学习德语,所以很自然地奥地利国防大学就和孔子学院展开合作。”
此外,杜多尔先生也强调了国防大学学生学习汉语的必要性,他认为现在让学生开始学习汉语是必要同时也是未雨绸缪的。
杜多尔说:“最重要的是,驻外使馆的武官也是外交界的代表。在军事的外交界,汉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奥地利军队中也有汉语专家,那么一定有好处。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将来有什么合作项目,因为汉语不是几个小时就能学好的,很有可能未来奥地利联邦军队需要汉语人才,所以现在我们要为日后做打算。”
对于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的来说,汉语志愿者们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3岁的周佳毅已经来维也纳孔子学院当志愿者8个多月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毕业的她不但要给孔子学院学生上课,同时也要给维也纳大学汉学系的学生上课。她对记者谈起了自己这个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周佳毅说:“因为毕竟是在国外,而且也是第一份工作,工作中的很多事情对我来说真的是双重挑战。其实来说是很开心的,但是也有很多的困难。我们(孔子)学院举办了很多的活动,有的年纪很大的人拄着拐杖(来参加活动的时候就对我们)说,我真的很想了解中国文化,但是没有这样的渠道。虽然我们有(维也纳大学)汉学系,但是(名额)也是有限的。所以能有(孔子学院)这样一个机构能够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所以他们真的觉得非常高兴。”
和周佳毅是好朋友的罗迪今年22岁,现在是维也纳大学汉学系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他课外时间经常去孔子学院做兼职,小时候曾经在中国上海成长的罗迪,希望学习汉语之后能够未来做与外交有关的工作。
罗迪说:“兴趣更大,但是我认为汉语在未来的世界里应该很有用,所以我应该要继续学习汉语。比如说在维也纳经济大学,他们也有汉语课,但是他们的汉语课是更专业的,(更加偏向)经济汉语,而我们这里的中文语言课是综合性的。”
李夏德先生是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的外方院长。将近6个年头,他就像是一位不断行走在路上的老者,记录下孔院的每一位学员所经历的故事。李夏德院长说,他中学的时候就向往学习汉语,而后因为自己儿时的梦想,他与汉语已经打了40多年交道。多瑙河畔的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现在正在不断地记录下一个又一个学员的故事,讲述着古老的奥地利与孔子学院中间越来越多的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