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专家和国家部委科学论证,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区域为孔孟故里,即山东省济宁市孔子故里曲阜与孟子故里邹城两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北至曲阜北外环路,东至京沪高速铁路,南至邹城南外环路,西至曲阜与邹城西外环路,面积300平方公里。主建区为曲阜与邹城之间的九龙山区,北至日东高速公路,东至京福高速公路,南至邹城北外环路,西至104国道。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丰厚,基础设施完善,自然风光优美,发展潜力巨大。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这里入海,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泰山在这里矗立,上古时代的伏羲、炎帝、黄帝、少昊帝以及后来的尧、舜、禹都在这里留下了众多遗迹。孔孟故里在中国文化版图和世界文化格局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这里是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子思五大圣人诞生地,因此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最稠密和最领先的地区,为华夏文明和世界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在这里发源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标志性文化,为两千多年历代帝王将相和黎民百姓所尊崇,并深深地渗透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华民族最深刻、最完整、最普及,感染力最强、凝聚力最大的思想体系。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巨人之首位。联合国总部大厅里醒目地写着孔子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88年,诺贝尔奖获奖者在法国巴黎发表联合宣言:“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二千五百年前的孔老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由于这一地区对东方文化的重要贡献,被世人称为世界三大圣地之一,称为“东方麦加”、“东方耶路撒冷”。
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使这里遍布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许多古遗址、古建筑早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把这里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联接起来,可以形成连绵不断而自成体系的中华文化脉络,组成一部简明的中国文化史。如果把这里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到民族和国家的层面充分开掘和利用,对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里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将会把资源聚拢起来,成为名符其实的东方文化圣城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曲阜、邹城两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区相距20公里。曲阜城区位于标志城北部,现状总人口20.24万人,建成区面积24.4km2,规划2020年50万人,建设用地58Km2。曲阜是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周公封鲁,伯禽立国,筑鲁故城,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三孔”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邹城城区位于标志城南部,现状总人口30.5万人,建成区面积31.5 Km2。规划2020年55万人,建设用地61.3 Km2。邹城是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城相依。曲阜孔庙与邹城孟庙呈南北轴线布局。
九龙山位于两城之间,南北长4.5公里, 东西宽1.5公里,龙头在南,龙尾在北,山体呈弯曲状,九个山头蜿蜒连接一起,如蛟龙平卧阔野,威严而壮观,成天然龙脉架构,故称九龙山。九龙山区地形呈东高西低,地面海拔56米,山体相对高度100至150米,主峰海拔215.4米。东侧有凤凰山和卧虎山,海拔不过200米;西侧有玉皇山、马鞍山和锦堂山,三山海拔百米左右;九龙山之南2.5公里有朱雀山,突兀独立,恰似龙珠,与九龙山呈南北呼应之势;九龙山之北有桃花山,桃花漫山遍野。九龙山东面是孔子出生地尼山,西面是孟子出生地凫村,北面是黄帝纪念地旧县,是感召凝聚炎黄子孙的根基所在。
九龙山地区气象特征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634毫米,年平均气温13.8°C,年日照时数2330.6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0%,年平均风速3.3米/秒。九龙山地下岩层发育较全,上部为石灰岩,下部为花岗岩,岩层厚度平均140米,地质构造稳定,无较大断层存在,地震烈度为6度,最大也不会发生4.5级以上的地震,适宜建造各类地表和地下建筑物。九龙山区具有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属淮河水系微山湖流域,胸拥古溪湖,周围有泗河、沂河和白马河。区内河流地表水有三大供水地:一是尼山水库,在九龙山之东,库水可沿河沿渠流向九龙山区。二是孟子湖,在九龙山之南,目前已有水渠通到九龙山区。三是微山湖,在九龙山西南,总蓄水量为30亿立方米,湖水可沿白马河流至九龙山区。九龙山为山东三大地下富水区之一,总储量达17亿立方米,相当于半个微山湖蓄水量。
九龙山地处中国陆路交通网络最先进、最密集的区域。九龙山之东3公里为京福高速公路和拟建京沪高速铁路,之西2公里为104国道,之西还有京沪铁路、京九铁路、京杭大运河、105国道和济宁曲阜机场。之北约2公里为横贯中国东西部的欧亚大陆桥和日东高速公路,之北还有兖石铁路、327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