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就宜宾机场更名“五粮液机场”引起网民热议,在这议论中,既有正面的默许,也有反面的批评,而更多的是怀有质疑的声音。
在地方干部中,有人说,如此之做是凸显地域文化,那么是否具有地域文化,是否是凸显地域文化呢?
就宜宾而言,南雄北秀的自然景色与古朴沉宏的历史人文景观,是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厚重的长江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民俗文化是其地域文化的再现。从“蜀南竹海”到“百里翠湖”越溪河,从石城山到怪石嶙峋的兴文“石海洞乡”,都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从抗元古城和太平天国古战场遗址到李庄抗战遗址,它们作为历史的见证,都在讲述着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地方群众文化,是多少年多少代人传承的优秀文化。
地域文化无不渗透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具体规范性、代表性的优秀文化,集中反映了地方广大群众的意愿,“五粮液机场”是否是地方群众的意愿呢?
机场,在百姓眼里,她是神圣的,她是庄严的,她又是不可亵渎的,在百姓眼里,机场命名应和地方特色相配合,机场在宜宾,就叫她“宜宾机场”吗?这顺口,这好叫,这顺应民意,这就是“地域文化”,这就是“民俗文化”,不是吗?北京机场就以北京命名,咸阳机场就以咸阳命名,这使人一听就知道是那,也使人联想起那个地方的地方特长。“宜宾机场”在长江上中游,那是一个很美丽的长江城市,以宜宾命名,这何不是地域、民俗文化?
五粮液为宜宾出产,为宜宾名酒,然而,以“酒的品牌”命名机场,是突出酒,还是突出机场呢?以酒为命名,其给人的第一影响又是什么呢?
“五粮液机场”,在外地人眼里,那是突出五粮液,而并没有和宜宾、宜宾这个美丽的城市相连,因为,五粮液的品牌还没有达到和宜宾相连这个程度。
机场更名是否是凸显地域文化,她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呢?
否,是一些人与物质、与品牌相结合,是为了突出机场而做出的过激行为,欲突出机场而却突出了品牌,欲突出机场,而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机场更名更给我们提出一个深深思考的问题,给公共资源命名,该到立法,该到用法律保护,该到严肃对待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