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铁道网、《路讯》杂志特约通讯员 严茂林)一肩挑尽古今愁的孔子虽然将女人与小人并列,但我不会因此反击,如果因为他骂过女人就否定他对人类的贡献,那女人真正的就是小人了。我依然很崇敬孔子,因为我走了半辈子,依然没有走出孔子的视野,他的目光透视了人类的灵魂,很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一个清醒的人是不能用个人的好恶来评判历史人物的,否则人类就会倒退。
认识孔子,是从批判孔子开始的。记得我十岁读三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第二天在全校大会上批判孔子,我不知道批判孔子什么?又找不到人请教,父母为生活奔波在外,我就在糊墙上的报纸上抄了一大段,我清楚地记得主要内容是批判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克己复礼。第二天我发言很成功,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我当时真不知道仁爱是什么?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但有点不可思议的是,我长大了,经历了生活的风雨后,渐渐感觉到孔子的目光穿透了今天人类内心的痛苦与精神的狂喜,所以才开出了仁爱与克己复礼的药方。
我一直混混沌沌地生活在孔子的仁爱和克己复礼中,直到在婚姻中付出,却遭到欺骗,这让我深思让我醒悟:人类不能没有仁爱。
女人,结了婚以后,不克己复礼,父母病了就没人管,孩子的成长教育也没人管;走在大街上,不克己复礼就闯红灯,丢果皮,踩踏草地;不克己复礼,就会暴食暴饮影响健康;不克己复礼就会违背良心在食品中加三聚氰胺,制作有毒胶囊。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仁爱109次之多,其中“仁的五条准则”是: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但实行起来很难啊!我居住的这个城市里,曾经有两个学生打架,一个好心的男孩去劝阻,反被杀死了,仁爱,有时候就相当于劝架的男孩,有可能受伤,仁爱需要保护。古人云:仁者长寿,人类只有人人为仁,即使物质清贫些也会感到真正的快乐。
孔子其实就是为了使人类没有争斗、仇恨、妒忌、伤害才提倡仁爱的,要批判他老人家他也不知道了,但我们活着的人失去仁爱,会遇到很多痛苦和麻烦。恢复传统文化是当今中国人的共同心声,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