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和谐济宁建设,济宁市政府在公开征集项目、广泛听取意见、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2008年度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这十件实事分别是:
1、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
2、“零就业家庭”再就业援助。加大援助力度,实现动态消零,做到申报一户、认定一户、援助一户,确保“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一人实现稳定就业。
3、扶老助残解困及法律援助工程。实施慈心送暖救助工程,救助城乡困难群众20000户;为50个敬老院配备锅炉及供暖设施,确保全市80%以上敬老院实现集中供暖;开工建设济宁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年内完成一期工程1.9万平方米。为100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市”;资助1500户农村低保、五保、优抚对象及贫困残疾人家庭新建改建住房,为1000名贫困肢体残疾人免费配发轮椅,为1000名14岁以下贫困聋哑儿童免费配发助听器。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法律援助组织网络,市县两级法律援助中心为贫弱群体办理1500件法律援助案件,法律援助群众知晓率达80%。
4、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桥梁80座。大力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不断拓展城乡公交覆盖范围,力争年底前完成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工作。
5、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城区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0万平方米,竣工6万平方米;解决1000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补贴。
6、农村水网建设及“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建设。改造提升农村水网建设水平,年内重点维修加固水库61座,整治乡村河道8条,维修改造排灌站100座,农村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600个村63万人。在全市农村深入开展以建沼气池、改灶、改厕、改圈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建设,新增“一池三改”农户3万户,新建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池50处,建设“一池三改”服务网点100处。继续落实秸秆综合利用补贴补助措施,新增秸秆还田面积24万亩。
7、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及教学仪器、图书更新配备。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维修改造学校危房5万平方米,完成500所学校教学仪器更新配备,200所学校图书更新配备。
8、食品药品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严把食品药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相关环节,强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确保人民群众消费安全食品药品。加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体系建设,使药品供应网点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开展清理家庭小药箱活动,在每个乡镇(街道)均确定一个失效药品回收点,实行集中回收,统一销毁。
9、健身休闲场所建设。完成市全民健身广场建设,新建健身会馆及室外健身活动区,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实施市人民公园升级改造工程(一期),建设总面积8.6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90%;加快市文体中心建设进度;为120个行政村建设农民健身活动场地。
10、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及村级卫生室建设。全市新建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改建1788个村卫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