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在29日上午举行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发布了2011年度山东省纳税百强排行榜。榜单显示,胜利油田、山东中烟、山东电力位列前三。
2011年度全省纳税百强企业纳税总额高达1887.0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同比增长17.39%,占全省税收收入的29.24%。2011年度全省纳税百强排行榜与上年相比,其构成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有86户企业继续名列本年度纳税百强榜单,14户企业落榜,14户企业新上榜。
其中,年纳税额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2家,分别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和山东中烟工业公司。50亿-100亿元的企业有5家,分别是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山东省公司、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兖矿集团有限公司。20亿-50亿元的企业有14户、10亿-20亿元的企业有23户、5亿-10亿元的企业有33户、5亿元以下的企业有23户。本次纳税百强企业的入围门槛为3.96亿元,比上年的3.34亿元有所提高。
从行业聚集度来看,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开采辅助活动等资源性行业为主的企业共有19户,纳税总额为502.11亿元,占纳税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26.61%,这充分体现了我省资源大省的特点。
制造业仍占半壁江山
从行业大类来看,纳税百强企业涉及采矿、电力、制造、金融、信息传输、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服务共八个行业。采矿业有19户;制造业有55户,仍然占据纳税百强排行榜的半壁江山,纳税总额为937.44亿元,户均纳税额17.04亿元。
2011年度纳税百强企业中,产业分布与上年相同,第二产业有80户,纳税总额为1573.08亿元,占纳税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83.36%;第三产业有20户,纳税总额为313.95亿元,占纳税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16.64%。第二产业上榜企业贡献的税收是第三产业的5倍多,第三产业在榜单中所占比重和税收贡献明显偏低。
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省会城市群优势明显,黄河三角洲和鲁南经济带发展潜力大,区域分布相对不均衡。半岛蓝色经济区六市、两县共有44户企业上榜。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七市共有43户企业上榜,纳税总额为974.95亿元,比上年增加149.35亿元。济南市作为省会城市,吸引了大批烟草批发、移动通信、金融等企业总部或省域管理中心,共有25户企业上榜,占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33.53%。以东营、滨州为主体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共有15户企业上榜。
从入榜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看,国有企业共14户,纳税总额为597.84亿元,占纳税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31.68%。榜单排名前10位企业中有4户是国有企业,纳税额为400.07亿元,占入榜企业纳税总额的21.2%。此外,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7户,私营企业3户。从上市企业入榜情况看,有24户上市公司榜上有名,比上年增加1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