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驴友泰山失踪。2月12日至16日,泰安武警、消防、泰山景区派出一千二百人次,历时4天4夜在泰山展开空前大搜救。齐鲁晚报两名记者也参与到搜救过程中。冰瀑、雪地、深谷、悬崖,跟随武警、消防官兵一路路折返、一步步搜寻、一声声呼喊,记者亲身感受并记录下搜救过程的每一分艰辛……
不能穿太多,走走就出一身汗
这次搜救过程远比预想的要艰难很多。站在谷底环视,四面环山,悬崖峭壁,冰雪覆盖,山坡上没有一条通路,林林总总的巨石挡在眼前。因为天冷,岩石上面还结着一层薄薄的冰。救援人员即便小心谨慎,却总也免不了滑倒。
山中虽然零下十几摄氏度,不少人却穿得很单薄。“不能穿太多,走走就要出一身汗。”在武警和消防战士心中,只有救人,没有自己。
为了争取时间,队伍很少休息。人们总是在不停地上山、下山。搜救人员将女驴友藏身地锁定在无路可通的山腰或山梁。对救援人员来说,与其说是爬山,不如说是攀岩,没有支撑点,根本爬不上去。只能抓着石头、树枝所有能抓得住的东西,一点一点艰难地向上爬。如果抬头,前面全是脚下扬起的沙尘。
在一千多米海拔的山梁上行走,仅有不到半米的宽度通行,厚厚的树叶遮盖着地面。人们只能用拐杖不断试探着,时常会发现,刚刚要踏过去的“路”,上面树叶遮盖,底下却是悬空,而一侧便是悬崖峭壁。
下山远比上山要难得多,最陡的一个坡接近70度,很难找到支撑点,一脚没踩稳便身体失控向山下滑去。消防八中队的一名小战士,下山时膝盖磕在石头上,平地走路都一瘸一拐,却依旧坚持着,在下山不到200米的路程,因为体力不支连摔了两次。
这份坚持,让人感动
一些消防战士自事件发生当晚就上山救援。因为目标定位不准,有的路已经搜寻了四五遍,但接到命令后,大家还是义无返顾地再度上山。仅有的一点希望,成为每个人坚持的最大动力。
作为记者,在山上见到熟悉的面孔,他们虽然不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却都亲切地打招呼:“小姑娘,你又来了,上山注意安全啊。”这一句简单的问候,却让我很感动。哪怕是跌倒时的一个搀扶、体力透支时的一个鼓励、饥饿时分给的一块干粮,这都是彼此的温暖。
16日下午一点,搜救的第四天,似乎找到的希望越来越小时,忽然发现一名消防战士一路跑着下坡,好像是找到了!
听到这个消息,每个人都像注射了兴奋剂,消防战士立刻抬上担架往山下奔去,我们被远远甩在后面。下坡都是布满树叶的土路,坡上的树枝成为大家下山的支撑,大家几乎是一路小跑着,见着树就抓住,找准重心就往下冲。密布的枯树枝打在脸上,用手一拨,摸到硬刺,针扎一样疼。
跑了一段相当长的距离,却被前面的悬崖挡住,冰瀑横亘其间,女驴友在对面山腰,看得见却过不去。
“强行通过!”接到命令,十几位消防战士顺着岩石向下挪动,陡峭的岩石石壁光滑,一脚踩空便会摔落谷底。在这样的天险面前,十几位战士没有一个退缩,不久便赶到事发地点。
事件以一个悲伤的结局戛然而止,作为记者,在直播报道的同时,我们也作为参与者感受着所有的喜怒哀乐。疲倦、饥饿、疼痛甚至安危,个人的感官都被弱化。救人是一致的目标和最大的精神支撑。在自然和生命面前每一个人都很渺小,但4天4夜里,大家却坚守希望,没有一个人退缩。这份坚持,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