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1月10日下午,我省召开电视会议,提出要凝聚全省智慧和力量,实施生态山东建设。市委书记马平昌在济宁分会场收看电视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作了题为《巩固扩大流域治污成果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的典型发言。
我市横跨黄淮两大流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输水通道,近年来以流域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济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06年、2010年两次代表山东省参加国家淮河流域治污考核,均获总分第一,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我市的“确保第一名、夺取五连冠”任务目标。
梅永红在发言中指出,济宁市坚持把流域水污染防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民生工程,坚持全市一盘棋,构建环保工作大格局,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部门协同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保工作大格局,并把水污染防治目标完成情况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建立了重点河流断面水质考核标准。坚持“治用保”并举,完善科学防控大体系,采取结构调整、清洁生产、源头控制、末端治理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深化水污染防治,抓好再生水循环利用、减少废水排放量,启动实施了“环南四湖大生态带”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屏障,提高水质净化能力。坚持防控结合,筑牢环境安全大屏障,严格落实新、扩、改建项目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强化环境在线监控和预警处置,确保做到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或在线监控数据超标时,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坚持多管齐下,凝聚水污染防治大合力,注重发挥规制力量、科技力量、行政力量、文化力量的作用,打出治污“组合拳”。
梅永红说,尽管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尤其是2013年南水北调东线正式通水,我市入湖河流众多,周边环境复杂,稍有松懈极易反弹,保水质安全的压力较大。下步将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要求,严格落实责任、提高管理水平、强化节能减排、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扩大流域水污染防治成果,努力把济宁打造成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为推进生态山东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级领导陈民、韩军、何思清、张开朗、刘中会、李建华、周洪、王文成、田志锋、罗心光、张继民及市直各部门、相关企业负责人在济宁分会场就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