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过去的一年,济宁高新区依靠数十个特大项目的强力拉动和成功布局,各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出预期,综合实力跃居全国88个国家高新区前30强,令人鼓舞。实践再次证明,项目建设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推进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载体和强劲动力。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今年“三个高于、三个提高”的目标要求,就必须以集中开展“大项目突破年”活动为抓手,着力抓投资上项目,千方百计保增长提增速,努力开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年前的冬天,济宁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熠熠生辉的国字号招牌,激励高新区人昂首迈入“十二五”发展新征程。
转眼又到寒冬腊月,科技新城处处春潮涌动,洋溢着收获累累新硕果的喜悦,齐头并进的几十个重大项目汇聚而成“国家级开发区”奔腾向前的滚滚浪潮。
回望2011,济宁高新区以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作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实施有效助推机制,“40大工业项目”、“10大服务业项目”及科技新城核心区“10大工程”成功布局,集中推进,无论产业层次、科技含量、发展潜力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出预期,综合实力位居全国88个国家高新区前30强。
科学布局——产业链高端项目落地生根
开启新一年,济宁高新区各重点项目捷报频传,呈现出高歌猛进、多点开花的喜人景象。
中国重汽5万台驾驶室项目、辰欣第二产业园项目、华润电子项目、山推道路机械及金属成型项目等开始试生产,山重建机万台挖掘机项目、小松山东主机扩产项目、伊顿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等正式投产……2011年,高新区以建设大项目、扶持大企业、培育大产业为主抓手,以山推、小松、山重、联电等龙头企业为带动布局的工业项目达到72个,计划总投资近500亿元,列入“三重项目”的40个,均处于产业链高端环节。去年先后23个项目开工建设,15个项目厂房落成或正在安装设备,46个项目建成投产或进入试产,并成功引进德国巴斯夫、日本伊藤忠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推动了主导产业由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提升。工程机械产业领域,在小松山推成功效应的带动下,小松动力总成、小松履带二期、大京机械三期、小松山东主机扩产、乡商社液压管件、共和紧固件、高周波回转支承、兴和机械等一批小松挖掘机日本本土配套企业纷纷聚集高新区发展,大大提高了小松济宁基地的扩张步伐,为高新区打造“千亿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光电信息产业领域,世界光电巨头台湾联电集团继续加紧在高新区进行项目布局,宏齐封装、琉明光电、宝霖光电新厂等4个LED产业链项目和复合半导体芯片、印刷电路板项目全速推进,助推济宁高新区夺得了山东省光电信息示范基地“金招牌”。
招大引强——服务业加速提档升级
重点项目拉开布局,现代服务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金宇路和琵琶山路交叉口,记者看到,作为高新区正在倾力打造的鲁西南最大的时尚休闲生活购物中心,
已悄然挺立起三座现代时尚、大气磅礴的建筑群——佳世客市民中心、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居广场、贵和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在此“安营扎寨”,引领现代生活方式的40万平方米中心商业圈形成在即。其中,作为中国家居业第一品牌的红星美凯龙已率先开业,代表当今世界百货零售业发展潮流的综合性市民服务中心佳世客将于春节前夕开门迎客。2011年,高新区提出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由“二产优先”向“优二强三”转型的理念,将现代服务业上升到重点扶持的主导产业序列,设立了每年5000万元的发展引导基金,并在准入门槛、税收优惠、规费减免、财政扶持、土地供应、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营造了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浓厚氛围。特别是围绕提升城市服务功能,规划布局了万象和金融中心、创新商务中心、高新区人民医院、圣达汽车博览中心、吴泰闸路金融街等涉及金融创投、科技服务、商贸服务、保税物流、服务外包、总部经济、软件创意等领域“10大服务业项目”。
围绕提升科技型产业项目融资环境,高新区还引进了中国民生、华泰人寿、国泰君安等一批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创投基金,形成了多元化金融服务业体系。去年,全区服务业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3%,进一步提高了服务业在第三产业的比重。
高点起步——科技新城精彩开局
去年12月26日,科技新城大型科普教育活动场所——科技中心“一体四馆”主体顺利封顶,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投入使用,届时,广大市民在家门口便可体验神奇的科技奥秘。
当年开工、当年主体封项的科技中心是高新区科技新城核心区“10大工程”之一。2011年,高新区按照打造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科技、产业、社会、人文、生态等要素均衡发展,重点实施了产学研基地、大学科技园、科技中心、创业公寓、体育馆、廖沟河生态综合整治工程、中轴线绿化、人民医院、孔子国际学校等10个支撑科技新城发展的功能载体项目,力争3至5年时间,将核心区打造成为高端人才聚集地、创新引领的新高地、转型发展的新引擎、现代服务的新平台、生态宜居的新城区和济宁城市的新坐标。
先期建设的产学研基地是高新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载体,经过一年的快速推进,一至四期已全面完工,国家半导体及显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5个产学研结合平台和光电信息等3大科技产业加速器已进驻基地,与刚刚开工建设的山东省科学院济宁分院、山推全球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形成高层次、综合性、开放式的“官、产、学、研、资、介”紧密结合的创新综合体。环境宜人廖沟河公园经过一年多的升级改造,已于去年7月建成开放,形成了集湿地生态、园林景观、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标志性生态景观工程,为广大建设者、创业者休憩放松、激发创造力提供了新的空间。吟龙湾休闲区、创意大厦等新的功能提升项目也正在加紧规划中,即将开工建设。
随着核心区“10大工程”的深入推进和相继建成,科技新城的创新培育能力、高端产业聚集能力、城市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指数将得到极大提升,实现了科技新城建设的精彩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