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推广中传播汉文化
汉语国际推广是满足海外人群学习汉语及中华文化的途径,目前南京市共有南京一中、行知小学、游府西街小学3所汉语推广基地。前不久,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育与社区部副总长戈尔格先生到我市游府西街小学考察汉语推广项目。据悉,目前游府西街小学在海外有两个孔子课堂,还计划建立更多孔子课堂。
学剪纸、编中国结,在活动中教授汉语
在孔子课堂上,学生是怎样上课的呢?曾在澳大利亚孔子课堂给外国学生上过课的陈老师随手拿起一张彩色的纸和一把剪刀,“我们并不是采用枯燥的教学方式,而是带学生开展许多有意思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让外国孩子慢慢接受汉语。比如中国剪纸。”陈老师一边说,一边现场给记者表演起了剪团花。“剪纸的过程中,我们会编一些有趣的口诀,比如”左边一个嘴巴、右边一个嘴巴、再来一个细细弯弯的嘴巴……”这样孩子们会觉得很有意思,一堂课下来,不仅学会了说些简单的汉语,还学会了剪纸。”
除了剪纸,老师们常用的道具还有二胡、中国结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我们希望外国的朋友们在学习汉语的同时学习汉文化,熟悉一些带有中国色彩的东西。”游府西街小学副校长成剑说。在孔子课堂上,老师们有时候会用二胡来表演国外的音乐,很受学生欢迎。
据悉,游府西街小学目前已经在英国的曼彻斯特汉姆社区小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爱斯蓬德尔花园小学建立了两个孔子课堂。前不久,了解到学校的汉语推广情况,新南威尔士州教育与社区部特意和学校联系,希望进行汉推项目合作。副总长戈尔格先生到游小考察时,明确表态将和学校进行合作,在新南威尔士州建立更多孔子课堂,推广汉文化。
设课程、体验文化,接待国外来访师生
要想成为汉语推广基地,学校必须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力。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后期,游府西街小学就开始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学校进行交流,同时,该校的英语教学开展得较好,国际化程度较高,2007年,经过国家汉办认证,该校成为首批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
成剑向记者展示了学校专程制作的汉语国际推广画册,画册里有许多外国孩子与游府西街小学的孩子们一起上课、一起做游戏的场面。成剑告诉记者,学校每年都会接到国家汉办或者省市教育部门指令接待的国外师生代表团300多人次,他们在南京学习汉语、开展汉文化学习夏令营。“小学时期是个语言关键期,我们希望能抓住这个时机,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汉语,体验汉文化。”
接待国外师生时,为了提高他们运用中文的兴趣和能力,游府西街小学会专程设置“轻松学汉语”、“中国文化巡”、“汉语教学谈”等主题活动,以及随班体验教学、选修课程体验、学科专题网站互动、宾主同台授课、参观师生家庭等,获得了国外师生的好评,也增进了学校间的友谊。
才艺训练、课题研究,提升教师自身水平
在国外,随着汉语热的兴起,汉语老师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发音是否准备、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在汉语推广的过程中,对教师进行培训是一项重要内容。
据了解,教师培训分为两块,首先是对国内的教师进行培训,其次是对国外的汉语教师进行培训。为了提升教师素养,使其适应汉推需要,游府西街小学开办了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培训班,如新进教师培训班、英语教师培训班、课程开发研讨班等。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专程组织教师进行才艺修炼,培养教师书法、绘画、剪纸、武术、腰鼓、扇舞、中国结、太极、篆刻等方面的特长,建设汉推储备教师人才库。“对教师进行”外包装”也很重要,通过汉文化去感染人,在教授汉语时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成剑说。
在对外籍教师进行培训时,除了教授才艺,该校还通过编写专门的教材、开展课题研究来提高汉推的科研品质。“我们发现外国朋友在学习写汉字上有一定困难,于是就开展了《汉字输入与识字教学相整合极其标准化研究》,只要学会了拼音,外国人就可以打字,这样就加快了汉语学习的进程,提高了学习效果,也让他们更有自信和学习的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