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东文西武、南水北佛、中古运河”,这就是现今孔孟之乡——山东省济宁市旅游格局的写照。近年来,济宁市在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实践中,紧紧围绕“现代产业新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水城”建设目标,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文化底蕴为依托,文旅结合,旅游项目建设取得可喜进展。
把旅游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和转方式、调结构的先行产业来培育,不断强化规划管理、基础设施、品牌塑造、市场营销,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兖州兴隆文化园、汶上宝相寺、泗水万紫千红旅游度假区、梁山水浒文化主题公园、微山南阳古镇、金乡羊山古镇国际军事旅游度假区、曲阜香格里拉大酒店等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有济宁特色的重点旅游大项目稳步推进,并取得重大突破。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远近结合、统筹兼顾”的原则,先后完成了100多个专项规划及项目规划,形成了“以总体规划为指导,以项目规划为基础,以旅游详细规划为辅助,以景区详细规划为重点”的规划框架。
济宁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富集,尤其是儒学文化具有超越时空与国界的影响,形成了一大批世界级文化旅游资源,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把文化元素更多地植入旅游产业,以文化内涵提升旅游项目,以文化理念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积极构建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把曲阜建成东方圣城,邹城建成修学之都,济宁市区建设运河之都,梁山建设水浒文化名城,微山建设湖滨生态旅游名城,汶上、兖州建设佛教文化名城,打造孔孟文化圣地之旅、始祖文化寻根之旅、运河之都体验之旅、水浒文学故地之旅、微山湖水乡休闲运动之旅、儒家文化修学之旅,使游客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真实体验,全面增强济宁文化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打响“文化济宁”品牌,铸造旅游强市。
京沪高铁开通并在曲阜设站,成倍释放了京沪铁路的客运能力,进一步强化了济宁的交通枢纽地位,把济宁带入京津唐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2小时经济圈”,京沪高铁的开通为济宁接受发达地区辐射,承接产业、资本、技术转移打开了便捷的通道;使济宁成为临沂、日照、菏泽及附近地区地缘客流中心。同时,高铁曲阜站将与兖州火车站、济宁火车站、济宁曲阜机场连成一体,形成航空、高铁、铁路、高速公路、公交客运等五位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便捷的交通能直接对接国内主要客源市场,全面拉动济宁市的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立体式交通大格局的出现为济宁旅游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济宁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营销,探索城市旅游形象宣传和景区联合营销相结合的市场开发新模式。借助“好客山东贺年会”、“好客山东休闲汇”和节庆活动平台,构建三大市场体系,扩大了在国家、省、市和境外媒体的宣传,增强了济宁旅游的知晓度。在旅游市场开放工作中,出台了奖励办法,重“奖”出击全力开拓旅游市场,举办了“我最喜爱的品质旅行社、星级酒店”等活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快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建设了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推动了乡村旅游以农家乐为主的初级旅游产品向生态、健身、民俗文化等多层次乡村旅游产品转变。同时,与中青旅、国开金融公司等国内外著名企业集团及战略投资者紧密合作,积极推进兖矿集团、迪尔集团等本地大企业涉足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与此同时,把旅游素质提升作为树立济宁形象、扩大济宁旅游影响力的积极措施和手段,在全市旅游系统全面实施了“三品五升”工程,取得了明显效果,为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文化旅游名市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济宁旅游业,乘着科学发展的春风,合着高铁飞驰的节奏,正在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旋律中一路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