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建设文化强市,离不开丰厚的文化资源。济宁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化资源秉赋深厚,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济宁市委十一届十七次全会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我市文化资源优势,坚持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层次为重点,积极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必须着力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要依托济宁市文化资源条件,结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特色和资源差异,加强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的统筹规划,着力构建“一园、三带、四区、七大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努力把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打造成彰显圣城神韵、人文气息浓郁、文化产业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的东方文化家园,同时打造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南四湖生态文化产业带,围绕始祖、水浒、红色、佛教发展文化产业区,开发相关产品。在新的发展格局中,实现文化旅游、广播影视、出版印刷等七大文化产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必须着力实施文化产业载体建设工程。要集中力量培育文化产业发展三大载体,即重点培育30个骨干文化企业、2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0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 (基地),探索建立推动文化产业载体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索通过注入资金、资助项目开发、划转相关资产等方式,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发展,同时建立健全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领导包保工作责任制,加大重点项目推介力度,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项目投资开发。重点文化产业园区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切实搞好功能定位,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走出一条特色化、集群化发展的路子。
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必须着力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要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文化产业,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形成文化旅游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开发、整体发展的机制,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充分运用数字网络技术,提高文化发展的科技含量,着力提高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动文化与资本融合,加快建立文化与资本合作的平台,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强文化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形成文化引领经济、经济支持文化、文化经济互动的发展格局。
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必须积极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大力发展图书报刊、动漫游戏、影像制品、书画交易等特色文化产品交易市场,积极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推行“文化消费补贴计划”和“国民文化消费卡工程”,引导形成中、高、低端分众化的文化消费增长点。同时适时成立文化产业促进会,建立健全文化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引导各类文化企业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和诚信守法经营,推动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