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0日晚,郑州文交所发出公告,《全辽图》明天正式上线交易,定价为9000万。
《全辽图》为明代军事档案性质的边舆图,系明代手绘彩色疆域军事地图,以长城沿线为核心,包括今日东北以远,局部还包括了中国东部海域布防,图文并茂,是明时期流传至今的唯一的一幅带有文字解说的舆图,具有极高的军事、政治、国防等价值。《全辽图》分为图说和地图两部分,其中图说部分详细记述了每一地域的山川、地势、物产、风土人情、战事战例及对应的攻防策略,是一幅具有多重价值的珍贵文物。
关于《全辽图》的作者,业内专家推测其可能是不晚于明万历壬子年(1612年)兵部职方司的一位官员。笔者查阅典籍后发现,《全辽图》的作者应为明代山东省金乡县人周永春。
明代张鼐在《辽夷略》序言中说,他在万历四十八年(1618)十一月出使辽东归途撰《辽夷略》,“记其种落驻牧及市赏诸处,盖得之周中丞毓阳《全辽图》底本,中颇详核”。周中丞毓阳即为周永春,抗击后金的著名将领熊廷弼留有《与周毓阳中丞》一文。
周永春(1573一一1639)字孟泰,号毓阳,金乡县城北关人。金乡军事文化历史悠久,汉初名将彭越、《三十六计》的作者檀道济都是金乡人。据乾隆《金乡县志》记载,周永春为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辛丑科进士。初任山乃省洪洞县知县、阳曲县知县。因政绩卓著,擢升礼科给事中、大常寺少卿、辽东巡抚,赞理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万历四十七年(1619),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大败明军。经略元帅杨镐解京受审,另派兵部侍郎熊廷弼代之,周永春升为副元帅,负责后方的粮饷和兵马的转送任务。在辽东期间,周永春战功卓著。明神宗亲自下诏嘉奖他:“疆场劳苦,忠勤可悯,赐尔银六十两,彩纻二,表里益抒谋猷之忠,早奏荡平之绩。”熊廷弼也说:“关西马非周都堂喂养,马骨与医无闾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