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济宁市在新一轮援疆工作中创新援疆模式,以济宁市四县区“一对一”县乡结对帮扶英吉沙县四个乡,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对一”县乡结对帮扶是济宁市在新一轮援疆工作中的一项创新。济宁市针对英吉沙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任城区、兖州市、邹城市和微山县四个综合实力较强的区(市、县)对口支援英吉沙县乌恰、色提力、克孜勒、沙罕四个乡,济宁要求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区(市、县)每年拿出不低于100万元,用于受援乡救济扶贫以及困难群众补助,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区(市、县)每年要在受援乡或英吉沙县建1个产业项目。
喀交会期间,四(区、市)县主要领导带领考察团到受援地实地考察,现场交付受援地100万元用于各自对口受援乡新农村建设,重点配套建设村庄的水、电、路、气等公共服务设施,帮助解决困难群体救助问题。
济宁市四区(市、县)邀请企业家到英吉沙县参观考察,密切两地合作。巨龙金属结构有限公司、太阳纸业、恒升机械、创佳玻纤、森林木业、天成化工、兴达酒业等20多家济宁企业在受援地都有实实在在的协作和达成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