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济宁市嘉祥县文化资源丰富,素有“中国石雕之乡”、“中国民间艺术 (唢呐)之乡”之称,2008年,嘉祥“鲁锦”织造技艺、嘉祥石雕、山东梆子和麒麟传说更是登上了国家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该县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提出了“由资源型产业向文化产业、高附加值产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规范管理、产业提升转变”的发展理念,实施园区带动和品牌带动战略、文化人才成长战略,提升文化产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按照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发挥优势、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重点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初步构建起全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格局。对文化企业在土地、园区建设、税收、信贷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采取贴息贷款、资助、奖励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嘉祥石雕作品
为实现石雕产业由资源型产业向文化产业转变,该县累计拿出5000多万元扶持石雕文化产业发展,成立10多家创意工作室,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家艺术院校的上百名艺术大师。与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工艺美院、山东艺术学院联合建立了3处教学实践基地。开设石雕艺术学校,培养文化人才梯队。鼓励企业与国内外文化企业集团合资合作,指导石雕企业联合成立了“嘉祥县石雕文化产业协会”。着力加强石雕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建立创意中心、培训中心、展销中心、制作中心,把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园打造成为集创意、培训、制作、展销、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产业聚集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园被评为“山东十大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基地”、“中国雕塑学会石雕艺术创作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马集乡、纸坊镇建立石雕文化产业加工区,在全县形成“一园两区”的发展格局。
以山东鲁锦实业总公司、山东古精纺鲁锦有限公司等织锦企业为龙头,充分挖掘鲁锦文化资源,加强技术研发,提升艺术水平,形成具有较大规模、产销一体化的鲁锦产业链。2009年,京鲁益久织造有限公司被授予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山东圣润纺织公司(刺绣)入选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带动鲁锦产业发展的强有力引擎。目前年产鲁锦近2000万丈,产品先后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鲁锦产业已具备较大规模,效益有了较大的提升。积极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将鲁锦生产的领域扩展到室内装潢、家居等领域,创造现代感与民族感相融合的艺术风格,实现了鲁锦文化与孝文化、吉祥文化、民俗服饰文化的有机融合。
随着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该县形成了以石雕、鲁锦为核心,以艺术品、工艺美术业、演艺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和出版印刷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集群;以“曾子文化”、“汉文化”、“吉祥文化”为依托,精心打造的“曾子故里、威威汉风、吉祥青山、乡村旅游”旅游品牌。2010年成功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嘉祥石雕”地理证明商标,2011年10月制定了《嘉祥天青石雕刻产品技术规范》山东省地方标准。
目前,全县共有石雕玉雕加工企业374家,鲁锦织造企业10家,文化旅游业6家,印刷企业24家,山东梆子剧团5家,唢呐艺术团、表演队80多家,各类文化经营单位560多家。文化产业年产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4.65%,同比增长15.8%。鲁锦、石雕、玉雕、异型材出口欧美、日韩、东南亚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比重逐年上升,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趋向持续、快速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