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在如今的大蒜市场,给钱的人和收钱的人都一片茫然,在这艘市场掌舵的“蒜市”中,现货市场之外又开辟了一个繁忙的“电子交易”市场。“蒜”在下一刻的“命运”将如何?装满“蒜”的“钱袋子”还会继续缩水?蒜农、蒜商、经纪人、专业人士、地方官员在为此祈祷着、思索着、奔波着。
“蒜”这门“生意”
“蒜农”赔完“蒜商”赔
初冬的冷风中,公路两侧的绿苗仍碧绿如茵,似乎带来一种“丰收”的喜悦。这些长势旺盛的绿苗就是蒜苗,如今的蒜苗已经长到四片叶子,当地的农户告诉记者,天气再冷些,大蒜长到6个到9个叶片时,就进入“冬眠”了,直到明年春天再生长并在5月下旬收获。金乡全县90来万亩土地,其中约60万亩都用来种它们。
与农户聊大蒜,难免会感觉到一些愁绪,犹如采访当天的天气一般,微风中透着凉意。眼前的这位王大爷,就是当地的种蒜大户,去年种了十几亩大蒜,赔上了好几万,辛辛苦苦一年的劳作,就这样付之东流,一肚子的苦不知何处述说。
“这蒜价真是说涨涨到天上,说跌跌到脚后跟。跟去年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王大爷讲道。
在金乡县,和王大爷有同样遭遇的农户还有很多。他们或者忘记这种悲痛,继续忙于劳作,期盼来年有个好行情;他们或者转变思维,减少了大蒜种植面积,改种了其他经济作物,另谋生路。
在金乡县的金佳丽冷库门口,记者见到了正在指挥工人将大蒜由冷库装上货车的本地蒜商张惠,听到记者询问当前的蒜价,他一脸的怨气。“现在真是夜夜难眠,照这样态势,说不定啥时候一觉醒来,一辆奥迪A6就没了。趁现在赶紧出手,少赔一点是一点。”
真可谓“蒜农陪完蒜商赔”,蒜农的悲痛刚告一段落,蒜商的“失蒜”又愈演愈烈。“今年收购时的成本约1.6元/公斤,大蒜收存了大概500多吨,再加上冷库储藏等成本,每公斤的成本都在2.2元以上,而如今的价格还不到2.1元,这每公斤就赔了2毛钱。”经营大蒜十多年的蒜商张惠讲道,从九月份到现在,蒜价已经下降了四成。
据张惠介绍,去年金乡县的大蒜价格平均8元/公斤以上,最高的时候已接近20元/公斤,但今年蒜价波动下降至每公斤2元多钱,让他始料未及。
其实,从今年新蒜的收购季开始,金乡地区蒜价的波动就没有停止过,先是从6月初每斤两块钱左右,降到了月底的五六毛钱,随着蒜商的集中收购,到8月底大蒜入库后价格一度达到一块七八毛钱一斤,就在储蒜商准备大批销售时,价格又开始下跌,到现在已经降到了每斤一块钱左右,蒜商们等于是把蒜一存到冷库里就开始赔钱。
像张惠这样赔钱卖蒜的人并不在少数,在金乡的多家冷库里都能见到一车车的大蒜装车、过磅。据相关数据统计,金乡地区目前每天的冷库蒜出售量都在6000吨左右,并且基本上都是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
“今年金乡地区的冷库蒜刚入库时库存量达到132万吨,比去年同期的89万吨增加了48%左右,经过两个多月的销售已经卖出了30多万吨。”金乡大蒜产业信息协会的会长杨桂华认为,“今年产量的增加是现在价格低的一个原因,另外信息不对称、市场传言多也造成了现在蒜商恐慌性抛售和蒜价的波动。”
除了供应量增加因素,对于价格的下跌,一些经销商还怀疑是“炒作”的因素,他们认为,有资金在大蒜电子盘上打压蒜价,并放出虚假消息,使得蒜商恐慌抛售。
大蒜=“敛财工具”?
“蒜”被披上了“准期货”外衣
熟识大蒜交易的都应该知道,在素有“大蒜华尔街“之称的金乡县南店子市场的东头,有一座不起眼的四层小楼。而就在这样的一个小楼里面,每日的资金流量竟是用“亿”来计算。这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大蒜电子盘所在地——金乡大蒜国际交易所,即“南店子盘”。
尽管大蒜现货市场“一片冷清”,这里却是格外火热。采访当天,该交易所成交量95.26万吨,总订货量127.36万吨,按最低保证金20%计算,当日入盘的保证金就有4.6亿元左右。交易所董事长寻庆敏告诉记者,他们的订货量是按双边计算的,单边订货量为60多万吨,目前在交易所的保证金总量维持在8亿元左右。对于大蒜这样一个小众品种来说,数亿元的资金进入电子盘,明显带有过度投机的性质。
据了解,目前金乡地区有南电子盘和鱼山盘两家大蒜电子盘交易所,每天的交易量能达到上百万吨,仅保证金就要7、8亿元。山东及周边地区的大蒜电子盘还有寿光盘、龙鼎盘、徐州金浦盘、盐城恒丰盘等。
金乡县农业局局长史为满介绍,去年金乡县大蒜种植面积约71 .8万亩,以金乡为中心的大蒜产区种植面积约180万亩,产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统计数据显示,金乡县的库存总容量有150万吨,并且还要储存圆葱等农产品,相比库存量,电子盘的每天交易量明显有些“虚高”。“全国每年大蒜的产量也就只有五六百万吨,并且已经消费了不少,而电子盘一天的单位交易量就达到四五十万吨,这明显脱离了现货市场规模。”长期从事大蒜交易的李先生说。
由此可见,大蒜电子盘交易量相比现货市场来说,比例有些过大,这说明除了现货市场,电子盘已成为交易商重要的“对赌”场所,电子盘明显放大了大蒜市场的博弈量。
与以往投机蒜商进场收购大蒜不同,近两年游资开始借助金乡大蒜国际交易所,利用资本市场形式炒作,根据种植面积和库存量决定“看空”还是“看多”。尽管近期蒜价一跌再跌,但在金乡大蒜国际交易所的电子盘中交易的空头力量,赚得依旧“盆满钵满”,当地不少实体蒜商则因此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生死打压”。就目前大蒜现货电子交易市场而言,进入资本市场的游资无论“看空”还是“看多”,投机客唯一目的便是赚取差额利润。当大量游资“看多”之时,蒜价就呈现暴涨态势,当大量游资“看空”之时,蒜价又呈现暴跌。如此一来,部分投机者将由于价格的“暴涨暴跌”获取巨额利润,相比之下,盲目跟风的散户则因此背负巨额损失。
显然,如今的大蒜被赋予了金融的属性,大蒜国际交易市场也在无形之中披上了“类期货”的外衣,投资甚至投机的色彩也因此在这个市场里到处蔓延。“就如赌球,如果不影响球场比分,则是对赌双方单纯的博弈,如果通过其他手段影响到比赛结果,则是严格禁止的。”业内人士分析。
蒜价pk油价
把脉大蒜电子交易市场
和石油一样,如今的大蒜价格已不单单是商品价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变成一种金融产品的价格。既然是金融产品,便会服从“杠杆原理”,游资会将小幅、局部的涨价通过金融杠杆放大成剧烈、全面的涨价。
近几年,大蒜价格变化可谓“离奇”、“惊险”。“说涨”,涨到10元以上,大蒜头硬是卖出个“猪肉价”;“说跌”,跌到“白菜价”,成吨的大蒜以袋论价。自2008年5分钱的大蒜收购价到2010年的10元以上,又到今年的1元以下,没有什么农产品能像大蒜这样上百倍的波动。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价格剧烈波动的背后是市场的供需关系。蒜市作为市场化的农产品市场,供需关系必然影响着价格,而作为老百姓餐桌上非主粮的农产品,价格的如此波动又是难以从供需面上找到答案。犹如专业人士对国际油价解读,过山车似的价格走势,并非受供需基本面所控制,相反投资者对全球经济恢复前景的预判,越来越成为影响油价波动的重要因素,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期货市场上价格的反应。专业人士指出,期货市场上,信息就是一些经济数据,利好或不利好的消息,都可能成为推高或打压国际油价的因素。
纵观国际石油定价权的演变,世界石油价格定价权机制经历了从西方垄断寡头石油公司定价,到欧佩克定价,再到以石油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准的定价机制转变的过程。显然,如今石油期货市场动态直接影响着国际油价的“阴晴圆缺”。
目前,愈演愈烈的农产品电子交易只是一个远中期交易市场,并不属于“期货市场”。其成立的目的在于发现价格、套期保值、规避风险,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户增收。在具体的操作上,和期货市场有着诸多的不同。如,“T+0”交易模式,实物交割比重大,风险小等特点。
然而,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大蒜电子盘既不是期货交易又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电子交易,它一方面不受期货的运行规则以及国家相关期货管理法规的约束;另一方面又完全违背了其成立初衷,使得大量投机资金不断涌入市场,蒜在无形之中被披上了“准期货”的外衣。
从曾经的寿光盘、龙鼎盘,到如今的金乡南店子盘,大蒜电子盘一直有着火爆的人气。但交收不畅、期现价格背离、市场以虚拟资金参与交易、随意修改交易规则等恶劣现象,都曾出现在大蒜电子盘市场,且至今天仍有再次发生的风险。“大蒜电子盘是类期货交易。虽然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有很多好的作用,但像大蒜这类的小品种,很容易被操纵。”曾任大蒜电子交易代理人的张军对记者说道。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下,对一些市场违规行为仍缺少处罚措施。“今年七月份,发现大蒜电子盘上存在个别交易商对敲行为,金乡县商务部门和公检法系统快速进行调查,但最后却只能进行警告处理,缺少具体处罚办法。”
对于电子盘缺少有效监管的现状,一些业内专家用“没人管、没法管”、“无法无天”来形容。“无法”是指电子盘市场既不适用期货市场的法律规范,也不能适用《合同法》;“无天”则是指电子盘没有任何监管部门,商务部门、证监会、电信部门、工商部门都缺少明确的责任。
日前,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决定已经出台,在此,希望各大电子交易市场能够得以全方位的规范和监管,真正发挥起电子盘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