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这么多喜爱的书,我都不知道该借哪那本好了。”微山共青希望小学学生郑晓雨高兴地说。15日,“张刚大篷车”驶入济宁市微山县微山岛乡的共青希望小学,送来了由热心市民和爱心企业捐赠的3000余册书籍。齐鲁晚报与大众日报济宁分社共同捐建的“张刚大篷车爱心图书室”同时成立,岛上560余名留守儿童有了自己喜欢的新读物。
10月8日,《齐鲁晚报》刊登的一组照片——《孤岛上的盼与爱》,引起众多热心市民和企业对岛上留守孩子的关心。山东新华书店集团和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看到报道后,主动提出给孩子们捐赠图书。15日上午,大众日报济宁分社记者与“张刚大篷车”记者、省新华书店、世纪金榜的工作人员带着图书来到学校。新华书店为每位留守儿童赠送了一本崭新的字典,并给图书室捐赠了一千八百余册课外书。
山东新华书店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捐赠价值5万元的图书,除微山岛共青希望小学之外,还将捐助给微山县其他需要图书的学校。世纪金榜给每个孩子带来一套教辅和一本生命宝典,并向学校捐赠了世界名著。 给每个孩子发了新字典和安全手册后,“张刚大篷车”爱心图书室的牌子挂起来,崭新的读物摆上架。这是继聊城临清赵建庄小学后,“张刚大篷车”捐建的第二所爱心图书室。图书室内,孩子们挑选着新书,《鲁宾逊漂流记》《长袜子皮皮》《八十天环游地球》……一本本读物摆在面前,不少孩子挑来换去(上图),不知该借哪本好。
校长张令东告诉记者,因微山岛内耕地较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外出打工补贴家用,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成长问题也越发凸显。学校图书室之前也有一部分书籍,但大都是80年代的老书,但因为内容老数量少,孩子们根本不够看,新送来的这3000余册书籍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据了解,2010年“3·15”消费者权益日,由齐鲁晚报组织发起的、以全国著名胡同记者张刚命名的“张刚大篷车”正式发车,截至目前已举行活动百余期。每一期,“张刚大篷车”都本着“走进社区,服务居民”的原则,深入到济南各个街道社区开展公益活动。今年以来,“张刚大篷车”又从济南走向全省,一期期的活动,使“张刚大篷车”不仅走到了百姓的身边,也走进了百姓的心田。
相关报道:
孤岛上的盼与爱
陈文进 摄影报道
这是一座孤岛,著名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如今,岛上的成年人大都外出打工了,上千名儿童留守在这里。国庆黄金周,留守岛上的孩子没有父母的陪伴,也没机会外出旅游,他们帮老人干农活、聚在一起做功课……被留守的童年,有着无尽的遥望和期盼。
9月30日,济宁微山岛乡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互助之家”成立了,小小的启动仪式上没有锣鼓,没有鲜花,只有孩子们一张张绽放的笑脸。
微山岛乡坐落在微山湖上一个9平方公里的小岛上,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岛上外出打工的人口比例较多,其中60%以上家庭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多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由于老人身体状况和精力欠佳,孩子们大多缺乏应有的家庭管理和教育。有的孩子还过早地承担起了照料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和操持家务的重担。
微山岛乡中心小学共有281名留守儿童,校长张令东说,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们早当家。“留守儿童互助之家”建立了多个互助小组,帮助学习困难的留守儿童补习功课,老师和学生们还经常帮家庭负担重的留守儿童干农活、做家务。张校长希望这些留守儿童通过学校这个大家庭体会到爱和温暖。
有了“留守儿童互助之家”,孩子有了大家庭。国庆节假日期间,孩子们有的三五成群地一起做功课,有的帮助同村同学家干农活,还有的一起到早间集市上卖菜。这个长假,和城里的孩子是那么不一样。
拍摄手记
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了解到微山岛上有一所希望小学,那里有近三百个留守儿童,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国庆节前,记者驱车赶到微山,又乘轮渡来到岛上,对学校和微山岛乡的多名留守儿童进行了为期5天的跟踪采访和拍摄。
几天下来,记者深深地被孩子们的乐观、自立、友爱所打动。微山岛乡中心小学是一所希望小学,除去老师工资和基本办公经费以外,其他的教育支出几乎全靠社会捐助。记者采访时看到,孩子们读的书还是10年前的旧书,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小岛上的留守儿童期待着父母早日打工回来,也盼望着能得到更多外界的关注和关爱。
微山岛乡中心小学有465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281人
![]() |
10月1日,几个孩子趁假期到集市上卖菜补贴家用。 |
![]() |
张凯的父母外出打工5年了,9月30日,懂事的张凯骑三轮车拉着奶奶去乡卫生院看病。 |
![]() |
宗明星的爸爸大多数时间在外打工,9月30日,宗明星跟随爷爷来到湖边喂家里养的鱼鹰 |
![]() |
9月29日,课堂上孩子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
![]() | ||||||
学校老师自己砌了几个水泥乒乓球台,供孩子们在闲暇时娱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