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孔子学院,也被称作孔子学堂,它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
孔子学院最重要的工作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为社会各界各类人员特别是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服务,开设继续教育类非学历、应用性汉语学习课程。它的服务对象囊括国外大、中、小学生和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机构。
2008年5月6日,应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国立师范大学孔子学院邀请,黑河学院的两位书法教师向孔子学院的30余名俄罗斯学生讲解并传授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受到欢迎。
2009年10月12日,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孔子学院学生在向中俄嘉宾展示自己用毛笔写的“我爱中国”。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截至2010年10月,全球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共计691所,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孔子学院已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他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此外,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
为推广汉语文化,中国政府在1987年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简称为“汉办”,孔子学院就是由“汉办”承办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为社会各界各类人员特别是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服务,开设继续教育类非学历、应用性汉语学习课程;为国外大、中、小学生提供汉语教学服务,开设专业汉语和公共汉语学习课程;为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和机构服务。
中国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孔子学院的建设发展,许多孔子学院的授牌挂牌仪式都有国家相关领导人参加。2009年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亲自参与3个孔子学院的挂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