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7月25日,“2011青年踏寻孔子行脚”活动在西安启动,来自陕西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的22名大学生志愿者分赴陕西山阳县刘村希望小学、蓝田县田家炳中学,开展为期一周的爱心支教活动。
启动仪式上,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房喻介绍说,大陆与台湾高校共同举办第二届“2011青年踏寻孔子行脚”活动,给台湾与大陆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了解,共同感知两岸文化与历史,了解和推动两岸教育现状的机会。他希望陕师大和台师大学生一起,远赴偏乡,到最需要教育的地方去,在为期一周的爱心支教中,将四地学术交流活动与支教献爱心精神相结合,传承真爱,普及科学,教书助人,学以致用。他说,未来我们民族往哪里走,我们民族能否复兴,教育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两岸的教育差异大、甚至局部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还很突出,此次爱心支教,到陕西最偏远、最贫困的地区去,能让两校学生认识到我国教育中的问题,他希望有更多的学生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怀揣“服务西部,造福桑梓”的意愿,致力于陕西及西部乃至全国基础教育的神圣事业。
台湾师范大学校长张国恩说,台湾与大陆虽然具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口音,甚至不同的“麦克风”,但两岸在推动与普及“教育公平”等方面是一致的。他希望两岸四地的大学生充分发扬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推动教育均等;他也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增进彼此认识和文化交流,并对偏远地区的孩子们进行课程辅导,增添他们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在两岸人民的心中播下希望与关爱的种子;他还希望志愿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彼此尊重、相互协作、共同学习,解决问题,从中获得深厚的友谊,并把大爱的教育理念普及到台湾与大陆的各个地区。
“短暂的时间不能教会孩子们太多知识,但这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与外界交流、了解外界的机会”,陕西师范大学学生代表冯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哪怕是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如果能给他们对学习、对未来、对人生带来些许思考,我们都会感到自己的付出获得了最大的回报。”台湾师范大学莊乃蓉同学说,“我希望通过一周在大陆的生活与学习,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强自己对学习教育的热情,将来献身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据介绍,本届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已于7月10日至17日完成,两岸四地的150名大学生赴台湾11所中学开展了支教工作;第二阶段从24日起,台湾师范大学将于大陆高校的大学生分赴陕西、河北、重庆等地贫困或偏远地区学校,开展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和支教工作。
本届“青年踏寻孔子行脚”活动由台湾师范大学发起,来自台湾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四川外语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珠海学院、澳门大学等两岸四地14所学校的150名大学生共同参与,以“下乡课辅”“服务学习”为主要内容。活动名称中的“孔子行脚”,即寓意大学生志愿者在各地进行教学服务,践行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