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释迦牟尼佛牙舍利到底有多少、孰真孰假的问题,自古及今一直为佛学者、史学者和执政者所特别关注。陈垣认为“佛牙来历不止一处”,且承认“伪佛牙事是有的”。
南传佛教盛传:释迦牟尼佛入灭荼毗,留有四颗牙齿。其一为帝释天请去,另一颗为海龙王请去,余下二颗留在人间,世上仅存两颗真身牙舍利。而在南北朝以至隋唐之际,到过古天竺的中国僧人数以百计,见过的佛牙也有十余处之多;历史上,天竺、西域诸国国使、僧人也多以佛牙宝器进贡天朝,记述实在太多,不胜枚举。佛教经典中,有关佛牙的记载多带有神秘色彩,真假难辨。纵观历史,有关佛牙的记载绝不止两颗。仅我国历史上的佛牙记载就有数十处之多:
北魏佛牙 《魏书·本纪第八》:景明四年(503)四月庚寅,南天竺国献辟支佛牙。
北齐佛牙 《北齐书·列传第三》:孝琬,文襄第三子也。得佛牙置于第内,夜有神光照室。
梁陈佛牙 《南史·夷貊传》:梁中大通元年、四年,盘盘国王谴使进奉表,累送佛牙及画塔;梁中大通二年,波斯国谴使献佛牙;加之“法献佛牙”,南梁佛牙有三、四。传至南陈记其一。
唐朝佛牙 《宋高僧传·道宣传》:道宣律师得毗沙门天王太子哪吒所献佛牙。代宗于大历二年(767) 曰:“有大德道宣律师传授的释迦佛牙及肉舍利,宜即诣右银台门进来,朕要观礼”。唐代佛牙尚有悟空佛牙等三枚著名传世佛牙及报恩山佛牙、盘山佛牙等不可计数。唐世是继南梁之后记载佛牙最多的一个朝代。
五代佛牙 后唐明宗时接受蜀地孟知祥献佛牙,又有西国僧献佛牙,则后唐佛牙有二。《册府元龟》:后晋天福六年甲辰,迦叶弥陀国(迦湿弥逻国)僧口室哩以佛牙泛海而至。加之可肇取洛之佛牙则后晋佛牙亦有二。
契丹佛牙 《辽文存》卷四《辽释志愿葬舍利佛牙石匣记》:达摩禅师,远涉流沙,登雪岭,得释迦舍利辟支佛牙,授予先师。“佛牙”瘗藏于辽天禄三年(949),时值契丹入汴后归国途中。加之北京西山之佛牙和山西应县木塔藏佛牙,则契丹佛牙有四。
北宋佛牙 《宋史·外国传》:宋乾德三年十一月,西州回鹘可汗遣僧法渊献佛牙、琉璃器、琥珀盏;另,太祖取洛之“道宣佛牙”、沈括过咸平所见之悟空佛牙等计有五颗。
元代佛牙 《湛然居士集》录元代耶律楚材题西庵所藏佛牙事并制诗。是否忽必烈访求之“锡兰山佛牙”?不得而知。元代佛牙至少有二。
明朝佛牙 《图书集成》:天界寺有佛牙,阔寸,长倍寸之五。万历中,僧人真淳献之尚书五台陆公。另有郑和求得锡兰佛牙,存静海寺,则明代佛牙亦有二。
历史上有关佛牙记述尚多,不俱述。
从史籍上看,佛牙有出于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域者,也有出于同一朝代同一城市甚至同一寺院者。如圆仁《行记》之会昌元年(841)记,当时长安城内四大寺院均开“佛牙供养会”,其来历基本涵盖了传说中的“天上·龙宫·人间”诸说。也许“四颗佛牙说”本源于唐代。
不惟古代佛牙出没颇为混乱,便是近几十年我国也有数十起因佛牙出现而引发的争论。不少新发现者宣称所谓“第X颗佛牙”,实乃不了解佛牙史故。
其中,台湾佛光山“佛牙”社会影响颇大。
台湾佛光山“佛牙” 1998年4月,台湾中央社报道:《三颗佛齿舍利之一将留在台湾》。报道称:藏传密宗活佛贡噶多杰仁波切,在西藏“囊极拉斋寺”遭文化大革命摧毁时,拾获佛牙舍利。为守护佛牙舍利,贡葛多杰历经艰辛,长途跋涉,将佛牙舍利奉迎回印度,珍藏三十年后,这颗佛牙舍利被送往台湾,重现人世。
对于台湾迎请的“佛牙”,民间沸沸扬扬,引发了海峡两岸僧俗和学者一场大辩论。有人举证佛典史料断定佛牙不可能是真的。星云法师则表示有十名西藏僧侶保证佛牙是真的。
达赖喇嘛对此事不置是否。
台湾迎请佛牙有一定“佛牙外交”企图。其事先舆论预告:交接仪式上,泰国总理、僧王、曼谷市长都将出席致辞。然而4月8日上午,仅一名副僧王出席致辞,泰国政府也不允许会场内外悬挂台湾旗帜。“佛牙外交”打算落空。最后在本土的迎奉仪式掀起了高潮。
连战恭迎佛牙事可谓一趣谈:
台湾当局“遵循香花铺地及布发接足”等古礼,于台北中正纪念堂举行“恭迎佛牙舍利显密护国祈安法会”。法会中,“副总统”连战亲自恭迎,并发起“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的三好运动。佛牙最后安置在高雄县佛光山。连战迎佛牙仪式简直是唐代迎佛骨的现代版。
两年后,即2000年3月18日,连战于岛内“大选”中落败,国民党下台。
然而,连战乐此不疲。两年后的2002年3月14日,连战带同一百多名国民党党员赴高雄县佛光山,专程瞻仰大陆来的法门寺佛指。他希望“台湾民众在礼拜佛指舍利后能明心见性,进而让爱心普洒台湾宝岛。”两年后连战下野。
山西五台山“佛牙” 五台山被誉为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传说东土阿育王十九舍利塔之一即在今大白塔之下。今存佛牙长五厘米,呈圆锥形,安置在一个35厘米高的银质佛牙塔内,据说是民国初年果迦和尚由印度获得。杨钟健鉴定认为这颗“佛牙”是用牛的下第三臼齿琢磨而成。不过,唐宋之世日本僧圆仁、成寻的日记记载五台山确藏有辟支佛牙和佛指,不知所踪。窃以为白塔之下或存唐代佛牙舍利,有待发现。今五台山不依佛牙而名重天下。
四川峨眉山万年寺“上古佛牙” 这枚长42.66厘米、宽约12厘米、重6.5千克的大“佛牙”,光润如玉,于金黄色中透出紫色条纹。杨钟健鉴定认为它是二十万年前我国南方剑齿象的上颚骨。传说宋代僧人从斯里兰卡带回来的,僧人故以“佛牙”的美称表达崇佛的心理。
湖北当阳玉泉寺“佛牙” 1994年10月,玉泉寺铁塔出土佛牙舍利。
铁塔地宫塔志铭文记载:“圣宋天圣初,有前住持传法赐紫广教大师皆因重修经藏,开拙藏脚基址获一地宫,见石匣上有字号,原是大唐仪凤二年三月十日,天皇天后为夫主文武圣皇帝忌辰,天下诸州五所各度僧满四十九常令数足,并造浮图七级。寺僧弘景禅师德业时,尊后召入京,帝甚仰重,供养数年。禅师虽居凤阙,不忘林谷、固辞栖遁。金轮圣神皇帝不屈高志,遂放还山,亲授舍利令下塔中。以大周长寿二年岁次甲午七月丙戌朔二十日已酉,道俗云集五千余人,下舍利于塔中。”
据此记载,从唐朝玉泉寺僧弘景获武则天亲授舍利,长寿三年(694)七月下葬,到北宋嘉祐六年(1061)九月重新安葬舍利,两次安葬时隔367年,且言舍利而非言佛牙,史佐不足。
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佛牙” 1974年,在应县佛宫寺木塔第二层和第四层主佛像的身体内,各发现佛牙一枚,大概在辽末藏入佛像体内的。应县木塔二“佛牙”,其一为木雕的影骨,另一颗是马牙化石。其牙根凹处镶满水晶珠,佛家所谓“佛牙生舍利”。2006年9月木塔落成950周年庆典,首次公开展出了“佛牙舍利”。
福建鼓山涌泉寺“佛牙” 鼓山涌泉寺藏经殿中有一座“释迦如来灵牙舍利宝塔”,塔中存三颗舍利与佛牙,佛牙呈白色。顺治十七年(1660)道霈《建正法藏殿记》:“灵牙,三山林公得山居士所施也。居士得是牙于燕京古寺中,纵六寸,广五寸有奇,重七十八两,其大龈如金,细齿如玉,坚好香洁,盖是过去古佛大牙,实希有之灵踪也”。
浙江松阳延庆寺“佛牙”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行达禅师奉旨西行,历十寒暑,求得佛牙并舍利四十九粒。咸平二年动工修塔,五年乃成,葬佛牙舍利于松阳延庆寺。
河北省固安县宝严寺“佛牙” 宝严寺地宫发现的汉白玉石函盖上刻记:“士诲幢佛牙真舍利,维天眷元年(1138)三月十一日庚辛时建,大金国燕京琢州固安县宝严寺”。石函内供养着鎏金银佛舍利柜,柜内有鎏金舍利盒,盒内装着佛牙和“珊瑚”舍利,还有金银菩萨立像和银幡等物品。塔基中出土的一块题名砖上说:这座塔所供养的是定光佛的舍利。
通州佑胜教寺燃灯“佛牙” 燃灯佛是今世佛释迦牟尼的老师。传说他出生时身边的一切光明如灯,因此称燃灯佛。他死后遗体在火化时结成珍珠状舍利。燃灯佛舍利塔便是收藏有燃灯佛舍利的塔。燃灯佛塔是一座密檐式八角形十三层砖木结构实心塔。此塔康熙十八年地震时,塔身倾圮。出土“佛牙一颗,舍利百珠”。
河南邓州福胜寺塔“佛牙” 1988年福胜寺塔发现地宫,在地宫中发现金棺、银椁及佛骨、佛牙、舍利等28件稀世珍宝。金棺内放“佛牙”一枚,“舍利”瓶内,还有镏金双龙银壶一件,彩色玻璃葫芦一件,均为罕见之宝。
河南嵩山法王寺“佛牙” 2000年4月,在嵩山法王寺唐代“舍利塔”地宫中出土的“飞天舍利盒”中,发现“舍利”及三颗“佛牙”。据出土的《释迦舍利藏志》碑铭记:“汉西来释迦,东肇佛坛,嵩之南麓法王寺立矣,隋仁寿间帝敕建佛屠,遣使安真身舍利于内,殊因移匿地宫密函之,盖护宝非不恭也。法门圣物,世远疑失,诚恐镌石以记,祈圣门永辉。圆仁、天如。大唐会昌五年。”——会昌五年适武宗灭佛,京师长安的佛牙会不会转移到此?圆仁当为日本僧,时在大唐游历,《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有记述会昌五年圆仁之汴事。其事颇值得研究。
上海松江方塔(兴圣教寺塔)“佛牙” 兴圣教寺建于五代后汉乾祐二年(949),北宋熙宁、元丰、元祐年间(1068~1094)造塔,砖木结构,九级方形,高42.5米。在形态结构上,因袭唐代砖塔风格。1975-1977年重修时发现地宫,内有石匣、银匣、宋代钱币、铜卧佛及“象征佛牙的动物骨骼(象牙)的化石”等。
江苏连云港海清寺阿育王塔“灵牙” 海清寺阿育王塔兴建于宋代天圣元年(1023)。1975年在塔心柱下发现石函、铁匣、金棺、银椁、银方匣、银精舍、佛像和阿育王佛牙舍利等27件文物。银精舍内安放一长方形木莲座,上置一木刻“佛牙”,衬垫朽烂了的纺织品,出土时由于年代久远,木莲座朽坏。寺塔碣记:天圣元年在后唐塔基础上重建释迦真身舍利阿育王灵牙宝塔。出土的“佛牙”经鉴定为马牙上颌第三齿化石,舍利则为珍珠和细粒雨花石。
山西省安国寺“佛牙” 安国寺创建于唐贞观十一年( 637),曾为代宗女昌化公主食扈地,据记载,“代宗以佛牙二赐公主,置于铜塔贮藏”,今寺中铜塔楼即供养佛牙处。
河北正定县天宁寺凌霄木塔“佛牙” 天宁寺凌霄木塔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4),1966年地震时损坏严重。 1982年修缮时,于凌霄塔塔基内发现地宫,发掘出佛牙、舍利、七宝以及石刻铭文。
天津蓟县定光佛舍利塔“佛牙” 唐代智源禅师藏佛舍利60颗、佛牙一具于定光佛舍利塔。智朴《盘山志》:“金大定九年(1169)进士孙设撰记,旧名翁同山院,有地藏殿(阎王殿),圆覆法师塔上藏佛牙两具。”康熙帝曾作《佛牙说》辟之。《翁同龢日记》(光绪元年元月二十五日)记:“佛舍利色浅红,中有血,佛牙黄而裂,有斤斧痕”。
云南省宾川县鸡足山“佛牙” 相传“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抱金缕袈裟、携舍利佛牙,来鸡足山,设置宣讲佛法的‘道场’”。资料不详。
辽宁沈阳辽滨塔“佛牙” 近年,辽滨塔进行了全面维修,维修古塔时,打开了塔的地宫。发掘出包括佛牙、舍利在内的一批珍贵文物。
江苏涟水妙通塔佛牙 江苏淮安市涟水妙通塔始建于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1998年在妙通塔地宫内发掘出金棺、银椁、舍利、佛牙、钱币、石碑等一批珍贵文物。
江西庐山天池塔佛牙 1927年庐山天池寺重建宋代天池塔,在发掘旧塔地宫时出土银质金身如来卧像一尊,背上刻有阴文:“大宋国蕲州奉佛女弟子朱氏三娘,男胡文中、胡中孚,伏过庐山天池院,取今年四月初八日安葬佛牙舍利及诸珍宝……绍圣三年丙子岁文纪。”
翠微山招仙塔“灵牙” 上个世纪初“寺僧于塔基内发现一木匣,内藏灵牙舍利四枚”。
国外的佛牙除锡兰佛牙和乾凤寺佛牙,近年来东南亚国家有关发现佛牙的报道尤多。主要有马来西亚“莲花寺佛牙”、缅甸“明江佛牙”和新加坡“蒲甘佛牙”。
#p#副标题#e#斯里兰卡“佛牙” 斯里兰卡康提市佛牙庙内供奉有释迦牟尼齿舍利。斯里兰卡每位新总统上任前必须前往礼赞。专门供奉佛牙的佛牙室,除重大佛教节日外,一般不对公众开放。据说这颗佛牙舍利原为印度王公收藏,传为佛口左颔之犬齿。锡兰的编年史称:“印度羯陵伽国王子陀多及王妃杵摩梨,密藏佛牙逃难至锡兰,以后反为吉祥云色王的国宝。”此前,印度即有多位王子因争夺佛牙而导致战争。佛牙在锡兰,由于国王即位,要先取得供养佛牙之权,所以常引起政治纠纷。国人将佛牙作为国宝,历代统治者以拥有佛牙祭祀权作为正统地位的象征。
佛齿呈月牙形,以金银包裹,看不到佛骨的真面目。根据古老的传说,佛牙曾被由南印度渡海而来的泰米尔(Tamil)人,以及葡萄牙人、中国人等数次掠夺,但因曾造若干仿品(隐骨)冒充。《明编大唐西域记》有这样的记载:“皇帝遣中使太监郑和,奉香花往诣彼国(指斯里兰卡)供养……当就礼,请佛牙至舟,灵异非常,光彩照耀……永乐九年七月初九至京师(今南京)。皇帝命于皇城内庄严栴檀金刚宝座贮之……”供养在南京的静海寺。
韩国“乾凤寺佛牙” 乾凤寺位于韩国江原道金刚山,建于新罗时代。据说该寺庙安置的“真身佛牙舍利”是新罗时期慈藏法师从唐朝长安求得。贞观十七年(643)三月,慈藏等人自唐取得大藏经一部四百余函,及佛舍利、佛顶骨、佛牙、袈裟等返回新罗。同年十二月,新罗国通度寺创立,建筑戒壇。
佛牙舍利原藏通度寺,倭乱时期被倭寇掠走。李朝宣祖三十八年(1605),泗溟大师前往日本与丰臣氏讲和归来后,将通度寺旧藏的佛牙索回,置于乾凤寺,并营造堂舍。
另外,北宋著名的“道宣佛牙”据说也于徽宗排佛之宣和年间流入新罗。真事离奇曲折,难辨虚实。
马来西亚“莲花寺佛牙” 位于马来西亚与泰国接壤的吉兰丹州万捷县峇来村的莲花寺,近年“在塔顶的暗格内,意外发现一个镶金的容器。僧侣当时逐层将容器打开,一直开到第三层,内有佛祖释迦牟尼佛牙舍利。此事传出后,震惊全球佛教徒。泰国政府的僧伽理事会立即为这颗可能是佛祖第三颗仅存的牙齿进行鉴定。“初步相信,它的真实性甚大。倘若莲花寺住持所言属实,这个由双龙寺‘托管’于此的宝物,至少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
缅甸“明江佛牙” 2004年8月,马来西亚新山市首次展出了从缅甸护送来的明江佛牙。
明江佛牙,最初是由一位信徒所发现,一直收藏于信徒家族中,直到近代,才交给明江舍利塔的Ven Kondanna师父保管。
传说北宋时缅甸蒲甘王阿那罗多曾向中国求取佛牙未得;又求诸锡兰,1197年迎请锡兰佛齿供养。至十八世纪,缅甸国王孟云先后向中国朝廷赠送金塔、佛像、石长寿佛、贝叶缅字经、驯象、缅甸国布等(《清朝文献通考》卷三百三十三),当时清政府回赠缅甸许多珍品,内有“佛牙舍利”一颗,现供养在该国敏贡佛塔中。
新加坡“蒲甘佛牙” 又称“妙务佛牙”。 据称,1980年,缅甸修复妙务山蒲甘古佛塔倒塌时清理出一纯金佛塔,镶有宝石的月柜宝盒内有佛牙,还有许多用金银片包裹的佛陀七彩舍利。最近赠送给新加坡,新加坡于2005年3月破土兴建佛牙寺,2007年春节将建成开放。
新加坡著名佛教寺院护国金塔寺展出的“蒲甘佛牙”长约七点五厘米,颜色洁白,具有三根牙根。“佛牙”原供养在南传佛教的般陀喇佛寺内,护国金塔寺法照法师因缘殊胜,得般陀喇寺现任住持务舍葛帕喇大和尚应允,迎请佛牙舍利到星洲,稍后将永久保存在护国金塔寺里,供养在庄严神圣的舍利塔内。
佛牙佛骨大汇展 2006年10月,吉隆坡市格鲁巴佛学会在沙登绿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佛陀与诸大弟子舍利展”。由全熹仁波切收藏的众多“佛牙舍利”、“佛骨舍利”、“发舍利”、“肉舍利”、“脑舍利”、“血舍利”等等计数百万颗!这些舍利都“五彩夺目和晶莹剔透”,且有“鉴定证书”保真。
据说,最叫绝的是佛陀的头发舍利:全熹仁波切把它拈在拇指时,它会自然地来回旋转摆动;置于水中,它还会“游泳”。除了头发舍利外,其他舍利摆在手掌心时,“也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它的振动,十分不可思议”。
此等怪事并非新发明,古亦有之。
杨坚登基后,于仁寿元年(601)六十岁生日这一天,下诏在三十州建三十座舍利塔。隋文帝效阿育王一日起塔,“限10月15日午时,(舍利)同时下石函”。然其舍利之由来不可思议:一则杨坚登基前有个婆罗门僧送给他一包舍利;另外,登基后他每逢吃饭,齿下总生得一“舍利”,皇后也有同样的感应——说不定就是“牙垢”,否则有咯牙之险!文帝自己心里是很明白的,大臣们更是心照不宣。面对质疑的眼睛,文帝竟大言不惭地说:“何必皆是真?”
文帝还以银盘盛水,将齿下所得“舍利”放在水中,聚百官观看,示以玄妙:不大会儿,竟有两颗“舍利”在水中上下相旋——令凡界众生大开眼界!
古今中外佛牙疑骨何以如此之多?我想,首先佛牙不只是两颗或四颗的问题。四颗说的最早依据是《大涅槃经后分》圣躯廓润品第四:先述帝释请佛牙一只,继叙二捷疾罗刹盗取佛牙一双,之后又记“唯四牙不可沮坏,留于人间”。如此算来佛牙应该有七颗。如算上早期《阿育王经》记载龙王和阿阇世王各得一颗,则有九颗!之后的佛子确认两颗说,或是附会或是讹传,或人云亦云、约定成俗,或有其他难以说清的政治的宗教的原因,不得不相信“权威”说法,因为人们一般不可能去查阅典藏,深究历史,探索渊源。
另外,佛牙之所以如此多还有七个客观原因:
传世佛牙多 唐代长安城四大寺院供养的“四大佛牙”印应了传说中所谓“四颗佛牙”。因为在唐代,这四枚佛牙均有可靠的来历并被唐皇室供养于京师著名的大寺院,从而成为“传世佛牙”。
窃以为天帝释很可能是外来的婆罗门种姓,海龙王或许是刹帝利种姓,而捷疾鬼则是土著的“野蛮人”首陀罗或贱民。如此则佛牙在天、在海只是传说,当是佛子应付异教徒的神话,不足为凭。这四颗传世佛牙在“会昌法难”后的历史资料中时隐时现,扑朔迷离,不可详考。陈垣也是这样认为的。今天能够证明流传有序、且被普遍接受的传世佛牙有北京的神圣“法献佛牙”和宝相寺的神奇“悟空佛牙”。
佛牙影骨多 由于各地都建佛塔供养舍利,但佛陀的真身舍利实在有限又难得,因此在稍晚译出的经典中就声称,即使没有佛骨舍利亦无妨,可以用其它的替代品,如各种珠宝,砂石或植物,都可以充当舍利。唐代僧人不空翻译的《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中说:“若无舍利,以金银琉璃水精玛瑙玻璃众宝等,造作舍利……行者无力者,即至大海边拾清净砂石,即为舍利。亦用药草、竹木、根节造为舍利。” 印度佛教所言舍利,并非仅拘限于僧人火葬后的残余骨烬,亦允许以米粒或它物制作代用品。圣物亦许造假,一则说明佛教发展很快,普天下广造舍利塔,舍利已供不应求;再者说明佛教文化蕴含象征文化,只要一心向佛,不必苛求真伪,虚拟圣物、圣境未尝不可。可做舍利替代物的东西很多,而且不必一定仿制成圆形。在印度、尼泊尔等国,随手可拾的菩提树叶就是常用的舍利替代物。
在藏传佛教中,一些地区流行将一种称作“甘露丸”的丸药当作舍利供养。据说其配制原料是选用数十种藏药合成,还要加进一些真舍利的粉末,制成后诵经加持,佛子相信这样的甘露丸效用会很大,可能还会出现瑞相,生出小甘露丸。
上文曾提到,佛经上讲,应供养需要,佛舍利可以用各种物品替代,包括用动物牙齿替代,亦即影骨之谓。缅甸就用象牙复制过许多颗佛牙影骨:1958年11月5日,应缅甸联邦佛教会请求,中国佛教协会赠予缅方佛牙模型一个,赠送仪式在北京广济寺举行,场面极为隆重,缅甸联邦佛教会特在密支那建一座宝塔,将所赠佛牙模型奉安在内。2006年3月6日,北京灵光寺又为四颗来自缅甸的佛牙影骨举行供奉祈福法会。这四颗佛牙影骨同灵光寺佛牙舍利一起供奉了三天,并于9日运送回缅甸首都仰光。
从考古发掘的舍利塔基地宫出土物来看,也的确有很多瘗藏的舍利用的是代替品。1985年在陕西临潼发掘唐代庆山寺舍利塔基中,在极为精致的金椁、银棺内,有两个绿色玻璃瓶,里面所装的是用水晶做成的舍利代用品。由于允许使用舍利代用品,也不怕人家说是膺品,所以有的佛塔塔基瘗藏的舍利代用品就很丰富。1960年发掘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塔基,即《法苑珠林》记载的东晋金陵长干塔之佛舍利,共772粒,其中唐代所瘗藏的两个金棺中,共有舍利167粒,都是细如芥子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晶、砂砾颗粒;宋代所埋藏的共有605粒。而山西临猗双塔寺北宋塔基地宫出土的石函中,有“诸佛灵牙、顶骨、指骨等舍利”,数量极大,佛骨包括顶骨、指骨、脊椎骨、臼窝骨、股骨、腿骨、佛牙等共115枚,其中“佛牙”就有87枚!和佛骨一起埋藏的还有3000余粒石英石做成的“舍利”,至于在精致的银棺中则另有一枚“佛牙”,经鉴定证实是马的牙齿。另外,1985年修复沈阳皇姑区塔湾无垢净光舍利塔,在中空的塔腹中出土了两个净瓶,一个内藏“舍利”43颗,一个内藏舍利350颗,共计393颗,从质料上分析,其中333颗是珍珠,7颗是珊瑚珠,10颗是净石。
《万历野获编》补遗卷四《废佛氏》:礼部尚书夏言建议,将大善佛殿中的佛像、佛骨、佛头、佛牙等埋于野外。嘉靖帝认为还不够彻底,欲“永除之”,遂“毁金银佛像一百六十九座,金银函贮佛头牙等一万三千余斤”!
从现存一些佛牙影骨来看,用动物牙齿替代者居多。历史上供奉的一些佛牙影骨,其动机未必是鱼目混珠、以假乱真,而是出于供养需要。只是由于历史久远或从异域辗转流传,其真正来源和质地反不为后人知晓了,信徒意愿以真身舍利供养。
或可断言,唐代确有“佛牙工厂”存在。生物学家杨钟健就认为:韩愈谏上的佛骨也无疑是象牙一类的化石。历史学家周谷诚认为:史载“佛牙”、“佛骨”之说“都是象征”,供养舍利正如供养偶像,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气氛而已——此说不失为一家之言。
佛牙隐骨多 释迦佛牙真身舍利是佛教的至高圣物,从佛陀入灭火化直至现代,伪造者用假舍利冒充佛陀真身舍利的事并不鲜见。其目的不外三点:一是提高造伪者自身的地位,主要是法统地位,属于政治需要;二是借佛牙的神圣地位募化资金,属于经济利益的需要;三是为防止真身佛牙舍利被盗毁而有意的作伪,与真身佛牙加持供养,即“佛牙隐骨”。因为有许多人想得到佛骨,所以就做了很多“隐骨”做准备,是出于圣物安全的特殊需要。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四枚佛指舍利,其中三枚准确地讲系典型之“隐骨”——这是从它的瘗埋背景和瘗埋方式上判断的。斯里兰卡历史上就有许多佛牙“隐骨”,据说千余年来被外族、异教徒或“请”或“抢”走的“佛牙”不计其数,这些不过“佛牙加工厂”特别制作的“佛牙隐骨”,而真身舍利只应有一。河南福胜寺塔、江苏阿育王塔和山西应县木塔均发现“木佛牙”,即是隐骨之属。
佛牙分类多 《西域记》上,“佛牙”和“佛齿”是有明确区分的。《释门事始考》:佛灭度后,有顶塔、牙塔、齿塔……等十刹。其考牙塔、齿塔即有称别。锡兰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佛牙”的称谓上也有变化。法显《佛国记》上就记到师子国观“佛齿”(左犬牙)。
在古汉语中,“牙”与“齿”的解释有异同。“牙”特指大牙,臼齿;齿特指门牙。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朱熹集传:“牙,牡齿也。”钱仲联《六书故·人四》释:“口有齿有牙,齿当唇,牙当车,齿相直也,牙相入也。”孔颖达疏:“颌上大齿谓之为牙。”《释迦谱》八王分舍利记第二十八:(香姓)前取“佛上牙”;帝释所取也特记“上牙”……如此则早期佛经记载所谓“佛牙”特指上部左右“大牙”。对照现代医学的说法,“牙”即上磨牙,左右两侧各二,故人有四牙之说有一定的依据。
另外,传世佛牙又有“神圣佛牙”与普通“佛牙”之别。南陈、北宋都有这种分别,典藏、历史、笔记也是这样记载的,应该无疑。
应该指出,神圣佛牙的独尊地位并不因其他传世佛牙的并存而逊色。从唐代长安城四大寺院同时举办“佛牙供养会”可以得到一个重要启示:但凡政治清明、太平盛世,对宗教信仰与外来文化多持宽宏和最大包容的态度,恰是大唐帝国至今使国人引为自豪的理由——我们至今还自称“唐人”!
#p#副标题#e#佛牙称谓多 佛子出于信仰的或供奉的需要,用古人类牙齿和动物牙齿称谓之“佛牙”,其事古往今来屡见不鲜,容易让人误解为真身佛祖牙舍利。布达拉宫五世达赖灵塔旁架着一只巨大的米黄色“佛牙”——象牙,据说佛为“过去佛”时曾为六牙白象王,“佛牙”原为印度超岩寺收藏,后由阿底峡大师带到西藏,供奉在布达拉宫。今天称谓“佛牙”而非实指者亦有之: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博雅塔也称“佛牙塔”,其实是一幢水塔,和“佛牙舍利”毫无关系;杭州近年出了一件有名的象牙微雕佛经作品也称“佛牙”,与“佛牙舍利”相去远矣。
其他佛牙多 主要有辟支佛牙和定光佛牙。辟支佛,梵语辟支迦佛陀,身出无佛之世,潜修独悟,又称“缘觉”、“独觉”。山东济南灵岩寺有辟支佛牙塔,唐李邕《灵岩寺颂并序》碑曰:“辟支佛牙,灰骨起塔”。定光佛又称燃灯佛,所谓过去佛也,东土塔迹众多且多为“佛牙塔”,通州有燃灯佛牙塔。窃以为,所谓辟支佛、燃灯佛纯属宗教神话,至于其“佛牙”也就难究其实了。从发掘物看,其牙大得惊人,显然非人类牙齿。但史藏记载中常与释迦佛牙混为一谈,如“法渊佛牙”、“后蜀佛牙”等。也许正因其形制特大才被佛家追认为更古老的佛的牙齿吧。
佛牙疑骨多 传世佛牙在流转中多为时僧隐秘收藏或瘗埋,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如战争、“法难” 等非常时期失传,从而形成流转中的断层。新的发掘又多语焉不详,甚至矛盾百出。且在历史上本来伪造的佛牙又当成真身舍利供养者也屡见不鲜。
清代学者陈作霖撰写《南朝佛寺志》一书就认为,陈霸先请佛牙事可疑。梁太平二年(557)十月,陈霸先接受梁帝“禅位”,登基做皇帝,当天便召开无遮法会,当月就称从建康城的一座民宅“杜姥宅”中请到了“佛牙”,接着举办四部僧俗无遮法会,陈霸先亲自在门楼前向“神圣佛牙”礼拜,从形式上宣称继承着崇事佛教最盛的梁朝——陈霸先“受禅”心虚,是以“神圣佛牙”这个瑞兆来收服民心,宣示他“君权神授”的天命论。而佛牙来历蹊跷,不足为信。
由于伪造真身佛牙舍利的事层出不穷,使佛牙真假难辨又不便怀疑,自然引起人们警觉并寻找检验方法。
《五代史·赵凤传》:天成二年春,“有僧自西国取经回,得佛牙大如拳,褐渍皴裂,进于明宗。凤扬言曰:‘曾闻佛牙锤锻不坏,请试之’——随斧而碎。时宫中所施已逾数千缗,闻毁乃止。”
有意思的是同在天成二年,唐明宗还接受过另一颗佛牙——蜀守孟知祥所献的据说是唐僖宗带去的大庄严寺悟空佛牙,不知赵凤有没有用斧头检验过真伪。
宋代刘昌诗《芦蒲笔记·佛牙篇》记:《四明图经》载,昌国县九峰山吉祥院有辟支佛牙一枚,长四寸,阔一寸,舍利缀满。乃建炎初给事中黄龟年所施。窃计之,人长五尺,两牙不能半寸,今一牙长四寸,上下相合必倍之,则佛须身长八丈,方能容八寸之牙。尝闻佛号丈六金身,此乃五倍,恐无是理。黄给事何自得之?而信之?而施之邪?世有赵凤,必能验真伪而斧之矣。
——刘昌诗的质疑也是今天多数世俗人众的疑问。赵凤之验何尝不是今人之想!
因为佛牙有烧不坏、锻不毁的传说,古人鉴定佛牙真伪多以烧、锻为手段。于是伪造者便专门寻找符合上述特点的兽牙以代佛牙。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部》:“貘,似熊,黄白色,其齿骨极坚。以刀斧椎毁,铁皆碎落。火亦不能烧。僧人得之诈充佛牙佛骨以诳俚俗”。
关于貘,《山海经》上说它“食铁与铜,不食他物”。郭璞作注云:“……能人立,似熊罴,搏兽极捷,烈于虎豹。似虎而头小,象鼻,犀目,狮首,豺发,虎足而裨。色黑白驳,有苍、黄、白三色。喜食竹,齿甚坚,能碎铁,火不能焚。 胡僧以充佛牙、佛骨者即此。以羚羊角击之即碎”。
用羚羊角检验佛牙的事还真的有人试过。《国史异纂》记载:“唐贞观中,有婆罗门僧言得佛齿,所击前无坚物。于是士女奔凑,其外如市。傅奕方卧病,闻之。谓其子曰:‘非佛齿。吾闻金刚石至坚,物莫能敌,唯羚羊角破之。汝可往试焉。’僧缄滕甚严,固求,良久乃见。出角叩之,应手而碎,观者乃止”。看来这颗“佛牙”就是貘牙。
从考古发掘的佛牙代用品看,确实多用牛牙、马牙、驼牙或象牙化石者,也有“大如拳”状的貘牙化石。“佛牙”作为宗教崇拜的标的物,对于佛教徒来说,是与非本来就不是什么问题,只是俗人凡事爱较个真儿,习惯作真假判断而已。
作者汪海波,从事佛教史研究十三年,著有《佛牙秘录》、《佛牙之谜》等。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光河路133号,邮编272100,电话1590537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