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阜古老的土地上,孕育出了中国三大文化源流。据司马迁的《史记》等古籍记载,中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诞生于“鲁东门之寿丘”,即现曲阜城东的寿丘、少昊陵景区处;炎帝神农氏曾在此建都;上古“五帝”之首少昊死后就葬在寿丘之北,留下了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少昊陵;虞舜也曾在曲阜长期活动;“三皇五帝”中,有四人在这里留下活动踪迹,其中三人在此建都,使曲阜成为中国远古文化的标志性地区和炎黄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西周初期,周公姬旦受封于曲阜,其子伯禽代父就封,建立了鲁国,融夷、夏、商、周文化于一体,形成了中华大地上一种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鲁文化。
春秋末期,伟人孔子在这里诞生,他所创立的儒家文化持续影响了中国历史2500多年,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特征,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六位“圣人”中,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述圣子思都出生在曲阜,元圣周公封地在曲阜,宗圣曾子作为孔子的学生,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曲阜度过。另外,巧圣鲁班、文学家孔融、孔尚任,经学家、训诂学家孔安国、孔广森、桂馥,山东快书创始人贾凫西等名人辈出,灿若群星,使曲阜成为享誉中外的“东方圣城”。
悠久的历史给曲阜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保存的文物有金、元、明、清历代古建筑1300余间,古代墓葬10万余座,古树名木1.7万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树286棵;有汉以来的历代碑刻、石刻5000余块,其中汉魏碑刻约占全国总数的1/2,包括著名的史晨碑、乙瑛碑、孔宙碑、礼器碑、张猛龙碑等;有馆藏文物11万多件,包括全国仅有的元明衣冠和延时最长、保存最丰富完整的孔府档案9000余卷26万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文物6762件。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登录文物点1688处,文物存量及质量,堪称国内县市区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