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真是太具教育意义了,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了先河……”日前,四川省通江县校长进修班的代表在该县陈河乡中心小学参观国学教育时,对该校把孔子塑像搬进校园的举动赞叹有加。
“从本学期起,在学生晨读、午读、晚读时间段,学校的孔子塑像下、教室里、操场上、文化走廊里到处可见老师、学生在诵读以《论语》为主的国学经典,成为校园一道亮丽风景。”该校校长高怀阳介绍,除老师教授诵读外,学校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国学经典学习:语文老师上课时讲授古诗文含义;音乐老师选取名篇章配古典音乐教学生吟唱;美术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文章作画;班主任老师要求学生把《论语》里的一些诗句作为日常行为规范。
陈河小学校园里,学生、老师、家长随处都能与孔子“不期而遇”——校园里的孔子塑像、学校走廊里的文化长廊、学校读书亭里撰写的《论语》,就连校园里的大楼、主干道的名称都离不开孔子和《论语》。 在学生的书包里,几乎每一个学国学的学生都会装着一本深蓝色的口袋本《论语》。这个口袋本是老师们编的,论语的注释也是老师亲自写的。笔者随机找了几位学生,挑《论语》中的几个经典章句,大部分人都能熟背下来。
陈河小学校园里,学生、老师、家长随处都能与孔子“不期而遇”——校园里的孔子塑像、学校走廊里的文化长廊、学校读书亭里撰写的《论语》,就连校园里的大楼、主干道的名称都离不开孔子和《论语》。 在学生的书包里,几乎每一个学国学的学生都会装着一本深蓝色的口袋本《论语》。这个口袋本是老师们编的,论语的注释也是老师亲自写的。笔者随机找了几位学生,挑《论语》中的几个经典章句,大部分人都能熟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