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网消息 规划整齐的城区道路,鳞次栉比的公寓和高档社区,设施完备的卫生院、中小学、幼儿园,高效便捷的行政中心,四季常青的城市绿地……如今走进邹城,人们会在儒家文化的润泽里和高层楼宇的挺拔间,深深感受到一座现代化中等城市正在迅速崛起。
高点定位:绘制城市发展蓝图
邹城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且生态环境优美,为让历史文脉传承和城市特色弘扬得到有机结合,该市坚持高起点谋划城市未来,科学绘就城市发展蓝图。为此,先后组织规划、住建等部门学习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最先进的规划经验和做法,聘请同济、复旦、清华等高校高规格组织详细规划编制,经过上千次的推敲论证,上万张图纸的精心绘制,一个立足于打造鲁西南现代大都市的“东扩、西联、中提、北接”城市发展新战略规划适时出台;一个坚持“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脉、以文为蕴”城市发展理念,努力打造“儒学之都、园林城市、山青水秀、生态宜居”城市发展定位新鲜出炉。未来五年,该市将走高速度、跨越式发展之路,以大手笔规划,高水平建设推动城市规模、档次、品质全面提升,力争十二五末,城市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65万人、森林覆盖率达36%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城建带动:拉开城市框架
实施城市化带动战略,突破东部新城建设,是近年来邹城的主方向。近两年,该市先后总投资150亿元启动了28个重点城建项目,文博苑、泉兴家园、雍景苑、爱家豪庭等一批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精品小区正拔地而起;规划展览馆、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的相继建成或开工;唐王河公园、护驾山植物园的建成投用,让东城区变得生机盎然。
在建设新城区的同时,该市把改造提升老城区、增强城市承载力作为推动城市建设的重头戏。重点实施顺河路、东滩路、铁山路等7条城区道路建设工程和6处路口渠化改造;推进廉租房建设,解决了800户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新铺设供热管网22.7公里,供水管线7200米,燃气管网3750米;规划建设一批农贸市场、停车场、公用厕所、小公园、小广场,全面提高城市载体功能;稳步推进两孟文化区保护开发、因利河治理、唐王河流域环境改造,全力打造旧城区靓丽生态风景线。
机制创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如今,在邹城城乡不论是主要干道还是背街小巷,干净整洁的环境面貌令人印象深刻。这正是该市创新城市环卫体制管理机制带来的显著成效。
原先,邹城城区的环境卫生保洁由多家负责,多头管理的结果造成责任单位互相扯皮,城中村和背街小巷环境脏乱差几成顽疾。2008年起,该市创新管理体制,变“多家扫”为“一家扫”,城区所有大街小巷均由环卫处负责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全由环卫一家负责。“一把扫帚扫全城”的新机制,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2009年8月,该市又将这一举措延伸至镇村,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全市16个镇街、943个自然村全被纳入环卫管理体系,建起“村设保洁员、环卫设施配套、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农村保洁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垃圾围村”的问题。
城市三分靠建七分靠管。近年来,邹城坚持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滚动发展的路子,全面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切实发挥街道、社区管理城市的作用,形成了城镇一体化管理机制。切实抓好城市经营,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城市建设,通过拍卖城市公共空间、广告权、行业特许经营权,搞好城市无形资产经营,广辟城市建设资金的筹资渠道;加快推进城市公用事业改制转机,探索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市场化、产业化新模式,运用BT、BOT等模式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运营,城市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